首页 > 威海要闻

“刷脸”投垃圾还能换钱?这个垃圾分类太时尚

2020-09-02 编辑: 仲鹤

刷卡、刷脸,废品回收和垃圾分类一步到位;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定点定位,准确分类……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眼下,在威海,垃圾分类正成为广大市民一项生活新时尚。

■花园社区居民董桂枝:“刷脸”投垃圾还能换钱

住在环翠区鲸园街道花园社区,我总惦记着下楼闲唠。老伙计们聊到“创城”,我脑袋先“蹦”出来的,就是社区门口的这排智能垃圾分类箱。

扔垃圾看着是件小事,可总能搞出新花样。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拿着这张“低碳卡”,到那儿投垃圾,可回收的能换钱。后来,垃圾箱又升了级,刷脸就能投垃圾。

刷脸可是件稀罕事,我也想在机器前体验把“高科技”,连忙请工作人员帮着录好信息。刚完成验证,就把脸对准识别区,两三秒过后,箱盖“啪”的一声开了,垃圾一投,比刷卡方便多了。

还没体验够,我又换了个投放箱,把家里攒的塑料投进去试了试。根据塑料重量,垃圾能自动换成钱,存入我的账户,差不多存够一百元,社区工作人员就会通知我去提现。

过去倒垃圾,要提着大大小小的垃圾袋下楼去,家里囤的空瓶废纸,还得特意拎到废品回收站,又远又累,实在折腾。现在,扔垃圾和回收废品合在一块儿了,走一趟,全部搞定。

以前,有的邻居家门口,垃圾袋会出现在门外,楼道里本来就不宽敞,垃圾不及时清理,导致大家上下楼也不方便。自从设置了智能垃圾投放箱后,分类明确,标语醒目,用起“高科技”得心应手,楼道里也干净了。

“刷脸”换钱着实方便,大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垃圾分类的热情更高了,我们从身边小事上“创好城”,做好文明市民。

■餐饮店老板董志敏:厨余垃圾也是“宝”

环翠区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新建好的小公园附近,设了几个彩色垃圾箱,成了智能垃圾投放箱的“后备军”。

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有不同分工——绿色垃圾桶装餐厨垃圾,蓝色是可回收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而其中的绿色和黑色,是我的“主攻”目标。

我做着餐饮生意,除了生活垃圾,最常和餐厨垃圾“打交道”。厨房里每天有不少食物残渣,周围新设了分类垃圾箱,我也不再把所有垃圾一股脑儿地扔一起了。

为了给垃圾分类省劲儿,我在店里也放上两类垃圾桶——后厨设了餐厨垃圾桶,桌下也放了专门的垃圾桶。看着它们“对号入座”,我也舒心了不少。

一开始,我对这些垃圾的分类也是糊里糊涂。看到街道墙边挂上的垃圾分类宣传板,列出了常见垃圾的“归属地”,将分类标准写得清清楚楚。这才知道,餐厨垃圾生态填埋处理后,还能用来沼气发电,垃圾竟然也是“宝”。

赶上了垃圾分类的“潮流”,我也时不时地教教女儿分类知识。中午和晚上顾客多,餐厨垃圾也开始“批量生产”。即使我忙得抽不开身,女儿也能准确地投放,是个垃圾分类的“小功臣”。

我带着全家人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垃圾分好类,手里的活做起来也有了条理,店里的卫生更好了,我也正为创建文明城出着一份力。(Hi威海客户端实习记者 刘梓萱 刘玮然/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