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思想启蒙 播撒火种——威海籍最早的共产党员王翼之

2020-09-11 编辑: 仲鹤

      他是威海籍最早的共产党员,威海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播火者,是威海受党组织派遣最早赴苏联学习的留学生,是潍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发起人。开国将军张玉华曾动情地回忆说,自己10岁就认识他,曾先后三次从教于他。他不但是自己的文化老师,而且是自己的革命思想启蒙老师。他就是王翼之,1903年出生在文登新庄头村一户贫民家里。

王翼之

      负重读书 辗转求学

      王翼之,原名王德辅,字一之,父兄都没有文化,常受人欺压,父亲王延清决心让小儿子王翼之读书。他10岁入本村私塾学习,后离家到陈家埠就读新式小学堂,接受新知识。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文登县立高等小学。父亲再无钱供儿子读书,只得令其长兄王德义当长工,挣钱以作学资。在这里,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学校还开设音乐、体育、美术等新课程。王翼之如鱼得水,贪婪地学习新知识,尤其是他的音乐天赋得到长足发展。

民国初期济南育英中学校门

      王翼之毕业后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器重,留校任教。1922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深造。教学一年,虽有少量积蓄,但仍不敷支出。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卖田供其学资,三年中学未读完,田地卖尽,母亲便开始讨饭度日。王翼之忍受着各种苦难总算毕了业。

      教书育人 追寻组织

      1925年,王翼之走上社会,开始了教书生涯。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视野的扩大,王翼之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王翼之教学盛名在外,1926年,文登县立高等小学高资聘任他。他回到文登后,追求革命的进步思想更加强烈。同年,他得知湖南进步军人招生,毅然南下,不久在湖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受党组织安排,王翼之在上海与何风池等人一道,乘苏联轮船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取俄文名字布拉特。是时,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破裂,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国民党员学生被召回国,王翼之等留下继续学习。其间,他经常苦读到深夜,由于过于劳累,1928年冬,王翼之染上了肺结核病,因无法坚持学习,不得不回国养病。

荣成师范讲习所旧址

      由于生活所迫,病未痊愈,王翼之先后到文登县松山庙小学、荣成师范讲习所、威海明星女子小学任教。在失去组织关系的情况下,他经常到附近村庄组织农民协会,创办农民夜校,给农民讲农民起义故事、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苏联革命的情形,启发农民的觉悟。在学校里,他提倡男女平等,倡导女人放足,提倡女孩子读书,在学校建立了女孩子上学不缴学费制度,并于1930年首先在松山庙小学建立了男女混合班,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创举。

      为了宣传革命思想,王翼之不断辗转于各地学校。此时,他觉得胶东难以发展,便去安徽、湖北、江苏,一面了解革命形势,一面想联系党的关系,谋求革命职业。历时一年,没有结果,无奈再回老家。

      讴歌革命 一心向党

      1934年秋,王翼之到文登大水泊启民小学任教。在教学中他重点解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章以激发学生们的民族感情。

      他讲课联系现实,对东北人民处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遭受蹂躏的事实进行的讲解,富有感染力,激发起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忱。

      校长于烺对王翼之的教学方法非常称赞并鼓励说:“可以按照你的方法施教。”于烺是一位正直豪爽的知识分子,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辞去了区长职务。王翼之与他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交谈,并帮助他在学校内办起农民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开始几十人,后来越来越多。这引起地方反动势力的不满,国民党文登县政府诬告于烺不务正业,任用私人。于烺被调离,王翼之也被迫离开启民小学。

      1935年8月,王翼之应朋友介绍到烟台真光女子中学任教,不久因传播进步思想再被解聘。1936年2月,到即墨中学任教。半年后,又因同样原因离开即墨中学到潍县中学任国文教员,并兼教全校音乐课。他在教唱《五月的鲜花》等救亡歌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号召学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思想进步,知识渊博,学生对他十分崇敬。

      期间,中共烟台工委负责人吕志恒经与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系为王翼之接上了组织关系。不久,省“民先队”负责人赵修德根据北平全国“民先”负责人的介绍,到潍县与他会面。从此,王翼之便着手建立和发展“民先”组织。

      投笔从戎 矢志抗日

      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王翼之等人决定成立“民先”地方队部,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员鹿省三来到潍县中学,与王翼之接上组织关系,后到博山召开鲁东工作紧急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武装起义,组织抗日救国的指示精神并宣布成立鲁东工委。会后,鹿省三连夜赶到潍县,向王翼之等党员传达会议精神。

烟台真光女子中学旧影

      在与上级党组织恢复联系之后,王翼之精神振奋,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组织抗敌剧团和宣传队,利用演剧、演讲、教唱救亡歌曲,出版《青岛时报》《民族先锋》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力出力,参加抗战。剧团义演的收入,也捐献给抗日前线。12月下旬,日军逼近潍县城。鲁东工委决定成立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王翼之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

      为便于发展部队力量,王翼之带领政治部的同志,到战士们中间,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深入驻地群众之中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群众支援抗日军队。由于部队在群众中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大批青年踊跃参军,使部队很快发展到1500余人。不久,部队转移到昌(邑)北永安村,再次进行整编。

王翼之

      1938年4月,中共鲁东工委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王翼之任政治部主任。5月12日,王翼之同鲁东游击指挥部其他负责同志一起参加由胶东特委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由“三军”、三支队、鲁东游击指挥部组成“胶东抗日联军”。后随着队伍力量的增强,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决定建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军政委员会,王翼之仍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7月,为加强部队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撤销了鲁东游击指挥部和第七支队番号,统称“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部队东进掖县进行整训。

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行军中

      王翼之负责进行党员登记,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发展新党员工作。整训对提高部队素质起了很大作用。下旬,部队回师西上,准备迎接中共山东分局分配的新任务。当部队通过昌邑潍河时,王翼之不幸溺水遇难,牺牲时年仅35岁。

      王翼之过早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胶东故土,但是那些诗歌和音乐犹如号角,激励和唤醒无数人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他们犹如“五月的鲜花”种子,撒遍了祖国大地!(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