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乳山:“土疙瘩”变身“金豆豆”

2020-09-22 编辑: 宋倩

      

      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又到了花生收获的季节,9月19日,在乳山市徐家镇洋村的一片花生地里,看着蔓下坠着的簇簇花生,村民脸上溢满了丰收的喜悦。

      59岁的于守强是种花生的“老把式”,承包了80多亩地种花生。当天上午,他一直在地里招呼大伙收花生,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让笑容更甜了几分。

      从去年开始,于守强在原有花生种植品种基础上,尝试种了40多亩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试验的高油酸花生。这种花生的油酸含量与橄榄油中的油酸含量相当,有着“花生橄榄果”的美誉,不仅营养价值高、果子大、产量好,市场需求也大,收购价比普通花生高一些。今年花生长势喜人,于守强预计,他种的最好一个品种,亩产将达1320斤。


      见东面地块花生长势饱满,于守强立即安排一辆花生联合收获机进地。收获机在花生地里徐徐前行,与花生蔓分离开的花生,像一颗颗“金豆豆”被收集在一起。收获机从南到北跑上一个单趟,正好收满一箱。一台拖拉机将后斗对准收获机的收集箱,装满花生后,直接拉到晒场,用筛选机筛选后晾晒。

      “我在这片地种了17年花生。”于守强说,想要花生长得好,并不是件容易事。从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播种,到后来的施肥、拔草等日常管理,再到现在的收获,需要小半年时间。好在,现在的种植方式越来越科学,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农民种起地来越来越轻松,日子越种越甜。


      “就拿收花生来说吧,1亩花生一个人收得两三天,用机器收一天就能收20亩。”于守强介绍,“老品种的花生亩产一般在800斤左右,这两年我种的新品种,亩产都在1200斤左右,增产的都是实打实的收益。”

      花生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于守强说,这么多年来,他从未为花生销路担心。由于他的花生种植集约成规模,产量有保障,品质好,这些年与南黄镇一家公司达成长期合作,花生一晒好,对方立马来拉走。


      “去年普通花生每斤收购价是3.2元,我种的高油酸花生每斤收购价是3.8元。”于守强说,他每亩花生地的纯收益能达到2000元左右,真正把“土疙瘩”变成了“金豆豆”。

      近年来,乳山市加大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和科学管理力度,让于守强的花生科学种植之路更加坚定。看着眼前的丰收场景,于守强乐呵呵地说:“明年,我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指导,加大科学种植力度,让土地里长出更多‘金子’来!”(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常会会/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