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平心无二色,一心铸忠魂——胶东抗战英雄于烺

2020-09-22 编辑: 宋倩

     

      在胶东大地,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大户人家,却乐善好施,毁家纾难;生在不平世道,却刚烈耿直,行侠仗义;身为国民党员,却笃信教育救国,创办红色学校;身为一县之长,却能文能武,受人拥护。他就是闻名胶东的“于校长”“于司令”“于县长”——于烺。 

于烺

      教育救国创“红校”

      于烺,字炳斋,1903 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大水泊河北村。在烟台省立八中读书期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后转到济南私立正谊中学续读。该校是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的荣成人鞠思敏先生创办,鞠思敏与于烺父亲交厚。于烺刚直秉正,极受鞠思敏器重。于烺在读书时就立下信念:要把国家治理好,非办好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不可。

  

 1933年7月,时任文登大水泊启民小学校长的于烺(二排左三)。

      1922年毕业回乡后,于烺一直在为他的教育救国梦耕耘着。他先是受聘于威海金线顶小学,6年后被聘为高村仰寿小学校长,1932年秋,任大水泊启民小学校长。此时,受中共党员王翼之影响,于烺开办夜校,教唱救亡歌曲,创作排演“文明戏”,宣传革命。在任文登营小学校长期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暴动失败,大批共产党员被缉捕、遭杀害,白色恐怖弥漫胶东。于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风险,聘用王台、张玉华等多名共产党人到校任教,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文登营小学成了一所“红色学校”。至今在学校旧址的大门头上,还能依稀看到于烺题写的“文登营小学”五个大字。

      于烺创办的“红色学校”不仅是胶东特委领导的暂时栖身地和情报站,更是共产党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的重要阵地。当时于烺有许多地下线人。他有位姓陈的朋友,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同时精通医术,这位朋友在给人看病时,一边把脉,一边看似无意地与病人聊天,套取情报后,再想法传递给于烺。   

 文登营小学旧址

      当时就有人说,于烺是咋地啦?现在是人人自危,他却把“带了色”的人聘来共事。期间,于烺还有意识地想方设法从区公所借到一支叫“湖北条子”的步枪,他与同校许多教员几乎天天练习射击。那时,学校还买了用步枪打飞机、打卡车的挂图。

      投笔从戎创战绩

      在文登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话:狼(指于烺)吃狗子(鬼子)。那时候,老百姓叫日本侵略军除了“日本鬼子”,还叫“日本狗子”。日军恨透了于烺,把他的部队叫做“狼兵”,把他的家称为“狼窝”。“那个年代参军都是冲着于烺去的,问‘参军干什么去’,说‘找于烺去’‘找于烺干什去’‘抗日救国打鬼子去’!”

      其实,早在1932年于烺就经王翼之介绍入了党,由于断了单线联系,直到1937年6月才又接上组织关系。文登营小学成立支部时,张玉华任书记,于烺任宣传委员。老八路于成说,他和于烺是同村邻居,特委书记理琪住在于烺家时,他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抗日进步基地,光村里就有10来个人参军,他能参加八路军也受这个氛围影响。

      于烺尽一切力量为党做工作。天福山起义前,许多起义领导者都住在于烺家里。理琪住他家的时候,于烺就带着手枪在隐蔽处负责警戒,于烺故居 并想方设法保障他工作的笔、墨、纸砚的需要。理琪经常站在于烺书写的“还我河山”横幅下面,看那笔墨酣畅、笔势豪放的四个大字,有次不禁自语道:“真乃字如其人也!”

      胶东特委委员柳运光回忆说,到大水泊就住在于烺家,于烺家虽然是地主,但客屋不算很大,大冷天大家在一起蹲着、坐着,排成一排一排,天亮以后再上天福山。当时于烺在“三军”里没有职务,但他的知名度高,你传他传,“于校长”被传成了“于司令”,于烺的家也成了胶东特委临时办事机关。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于烺就把家中的土地、财产分给穷人,可以说倾尽全部家产支持革命。他带领20多人参加天福山起义,后来又参加了威海起义,任胶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三军”二大队大队长。“三军”初创,武器十分短缺,他带领部队缴了两个乡校的武器,又变卖家产筹得700元,买来一台旋床,用来制造枪弹。

      于烺有胆有识,还是做统战的能手。他曾多次受命与牟平、文登、威海国民党当局谈判,促进当地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天福山起义前夕,于烺和柳运光按照特委的指示,到牟平城找国民党政训处主任屈凌汉,商谈联合抗日,达成合作抗日协议。文登县长李毓英,阳奉阴违,虚假抗日,于是特委又派于烺和柳运光前去商谈。岭上事件后,借助威海起义胜利的良机,又是于烺奉命“深入虎穴”前往谈判,迫使国民党文登县政府释放宋澄等人。

      1938年12月,于烺任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当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撤销于烺的县长职务时,遭到掖县各界群众的抗议,掀起了“拥于运动”,迫使国民党顽固派收回成命。当掖县城陷入日军之手,于烺领导抗日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扫荡”斗争。 

    

 1939年10月,于烺签发《掖县县政府布告》。

      于烺从没忘记读书时立下的信念:教育救国,当县长也当先生,边教书,边战斗。在于烺的发起下,掖县县政府办起短期师范学校,于烺兼任校长,为抗战培养了一大批急用的教师和干部;于烺领导的县政府保安大队升级编入主力部队,于烺兼任大队长。在他的带领下,保安大队与日伪军进行了多次英勇的战斗。

    

 1939年9月,《大众报》关于“拥于”运动的部分报道。

      冤案昭雪慰英灵

      由于于烺生性耿直,倔强自信,不拘小节,得罪了一些人,同时也授人以柄,由此埋下隐患,酿成悲剧。1940年10月12日,于烺被错误地定出“贪污公款”“逃跑叛变投敌”等罪状,在文登县柘阳山前被处以死刑,年仅37岁。

      复杂的历史需要有胆识者秉笔直书,解开真相。安家正、谢箴厚所著长篇纪实文学《半岛泪》,为胶东革命史上有名的冤案主角于烺伸张正义——那时于烺的冤案尚未平反,书中详细披露了于烺被错误认定罪名的真实情况。著名作家峻青说:这不仅表现了作家非凡的史胆,更表现了他惊人的勇气。开国将军张玉华对安家正说:《半岛泪》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小说”,“你的思想让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老同志钦佩!”

      在一批革命老同志的努力下,山东省委指示烟台市委组织调查于烺事件。1985年5月13日,烟台市委发出72号文件,决定为于烺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和党籍。文件充分肯定了他为革命事业所做的工作,对创建胶东革命根据地作出的贡献。于烺的所谓舞弊侵吞公款、叛变投敌查无实据,将该同志处死,永远开除党籍,是十分错误的,确属冤案。

 

 中共烟台市委为于烺彻底平反昭雪的文件。

      历史的烟尘早已消散,然而,人们至今依然深切怀念这位闻名遐迩的抗战英雄,同时,也为党组织终于能够实事求是地纠正这起历史冤案感到欣慰。于烺同志终于可以含笑九泉!(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