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城乡遍吹“文化风”

2020-10-06 编辑: 孙美玲

      双节假期,精彩的不止有餐饮旅游,我市还精心策划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盛宴。图书馆等场馆如常开放,各类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浓郁的“文化风”,从城乡各处吹到市民心头。

      众多家庭“打卡”文化场馆

      时空隧道、自己拉自己、静电碰碰球……10月5日一大早,市科技馆前便排起长龙。在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参观活动中,一个个有趣的项目引得孩子们纷纷惊叹,开启一场场奇妙的“科技之旅”。

 

      “每天的进馆人数都会在前一天早早的被约满。”市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孩子的假期充实又安全,市科技馆在开门纳客的同时,也做好疫情防控,将馆内的人流量控制在每小时80人。到年底前,馆内又会上新一批科技体验项目。

      从市文化艺术中心二楼拾级而上,市美术馆和市博物馆同样免费对市民开放。馆内大多观众都是全家携手同游,不时在展品前驻足欣赏,看到细微有趣之处便附耳低声交流,引得会心一笑。一个个文化场馆,成为市民出游的“打卡地”。

      为了给市民带来更精彩的文化盛宴,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也忙个不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市群众艺术馆正抓紧排练节目,为10月7日、8日举办的“威海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交响音乐会”备战。“届时我们将同步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市民享受这道‘文化大餐’。”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说。

      场场大戏唱到乡村田野

      准备舞蹈道具、调试灯光音响、搭建背景墙……10月4日傍晚,荣成市夏庄镇石硼闫家村,不少村民早早把马扎搬到了村头戏台前。台后,剧团工作人员已经化完妆,正忙着对词排练。

      “这次演出赶上国庆,我们想通过歌曲传递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荣成市政石剧团团长王政石介绍,按“一村一年五场戏”文化惠民工程要求,小长假期间,他们要到石硼闫家村等多个村进行公益演出。“每一场都要用心演,得让乡亲们尽兴!”

      当晚,在石硼闫家村戏台前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们早早把戏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戏台上,从歌舞《祝福祖国》,到精心排练的《霸王别姬》等经典京剧桥段……精彩的表演接踵而来,让村民们看得如痴如醉,在家门口尽享“视听”盛宴。

      “十一期间,我市‘送戏下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各个乡镇进行巡演,共将举办120余场。”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还将在威海市内全面展开,预计将有50多个演出团体为广大戏迷朋友献上600余场精彩演出,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零距离”感受非遗新魅力

      不论“文化风”吹到城市或乡村,有新意才能更受人们欢迎。在我市8月开放的非遗“根据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114个“非遗故事”在小长假期间持续呈现,春风化雨般将传统文化送到市民心头。

 

      “真没想到,能带孩子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非遗!”看着孩子在石岛渔家大鼓、葫芦烙画等非遗照片和教学视频前流连忘返,市民刘玉君深感这趟没白来:“既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也能学到一些非遗制作手法。一举两得!”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国庆期间,我市还举办了种类丰富的非遗展示活动,2020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一十百千万”文旅嘉年华威海市系列活动暨环翠区非遗展演活动正是其中一场。通过把“非遗课堂”搬到市人民广场,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项市级项目、39项区级项目集中亮相,为市民带来一场“零距离”的非遗盛宴。

 

      活动舞台上,歌舞、旗袍秀、京胡、胶东大鼓、武术等表演接连不断,其间穿插十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场教学体验。场地周围还设置了十余个展位,集中展示着船模、锡镶、刻瓷、胶东花饽饽、古家具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让观众免费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主办方的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段会林表示,将号召群众积极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项目能够薪火相传,焕发崭新活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实习记者 孙柯 李松蔚 摄影记者 孙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