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迟来的春节”,让家国更紧密

2020-10-09 编辑: 宋倩

    

      十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第一个大长假,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景区、民宿、交通枢纽等地迎来了春节以来的超大客流量。

      从大年除夕的夜不能寐,到今天的万家团圆;从打一场人民战争,到今天的家国梦圆;从城市像被按下暂停键,到今天的红旗飘飘、欢声笑语……欢乐的日子又回来了。明月当空,山河无恙,这个“迟来的春节”,让家国更紧密。

      威海市立医院护士李金玲

      热闹的生活气息令人享受

      10月1日晚7点,结束了一天的值班,威海市立医院护士李金玲和丈夫驱车一个半小时,赶往荣成市俚岛镇香山前村。

      “闺女,今天包你最爱吃的韭菜肉馅饺子!”一进家门,听到母亲的招呼声,李金玲赶忙放下东西,洗手和母亲一起包饺子。这样“家常感”十足的体验,对于李金玲来说却弥足珍贵,这是一家人“迟来的春节”。

      咕嘟、咕嘟、咕嘟……农家大铁锅里的饺子翻滚着,饭桌上也早已摆好大蒜拌黄瓜、手撕鸡等家常菜,这顿饭虽然简单、朴素,却让李金玲的遗憾得以圆满。

      李金玲清晰地记得,大年初一下午2点47分,她接到紧急援鄂的电话,下午3点58分,作为威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李金玲坐高铁向湖北黄冈逆行而去,不满3岁的女儿被托付在荣成的妈妈家。从那天起,长达两个多月的分离,便开始了。

      黄冈期间,一场场生死较量,一次次化险为夷。在这期间,女儿“解锁”了很多技能,父母也苍老了许多。李金玲做梦都想把女儿抱在怀里,和家人围坐一起,吃一顿妈妈包的饺子。那份家常味道,最抚人心。

      眼下,美好的事情都因“双节”的到来有了实现的机会。饺子的热气氤氲在眼前,李金玲将身边的孩子,又紧搂了搂,“现在觉得这热闹的生活气息令人享受,我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父母。”

      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双岛公安检查站民警夏淑雨

      跨越500余公里,拍了久违的全家福

      “虾爬子、螃蟹鲜着嘞,开吃吧!”10月1日傍晚,在夏淑雨家中,当热气腾腾的海鲜端上餐桌,分居威海、济南两地的一家五口人,终于聚齐吃上了团圆饭。

      对于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双岛公安检查站民警夏淑雨来说,他已经8个多月没有见过父母了。疫情期间,坚守在双岛湾高速路卡口,寒风中,他负责对来威车辆一一登记,一站就是一天,守好威海“西大门”的重任在肩,自然不能与家人春节团聚。今年十一,国庆、中秋相逢,出行车流剧增,夏淑雨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岗保畅通。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十一,父母跨越500余公里,和自己来了个“千里相会”。

      “一二三,笑一个!”10月2日,夏淑雨陪父母、姐姐、姐夫前往昆嵛山郊游,一家人以苍翠的青山为背景,拍下了久违的全家福。夏淑雨的父母常说,想品尝一下儿子工作城市的海鲜,想看一看儿子坚守城市的风景,这个“双节”假期,老人的愿望实现了。

      10月3日一早,在岗位上,夏淑雨送走了前来探望他的父母。看着双岛湾高速收费站来来往往的车辆,和疫情期间一样,夏淑雨站在风中,对过往车辆进行例行检查。不过,他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他知道,下一次的团圆,正等着他。“经过疫情之后,眼下看着这车流、人流,心里舒坦得很,这不就是国泰民安的样子吗?”

      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志愿者刘诗铁

      游客络绎不绝,村里又热闹起来

      这个十一长假,家住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村民刘诗铁,竞聘了个新“营生”——“十里古乡”美食文化节的海鲜大厨。

      别看只是个守着灶炉的“苦劳力”,刘诗铁却乐在其中:“活动一办,村里就热闹了,属于东墩村的‘春节’也就算是回来了。”

      近年来,傍海而立的东墩村,将连排的原生态海草房进行了重新修缮,打造成风格独特的民宿。对刘诗铁来说,每年春节期间,村里挤进八方游客,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时候,热心肠的刘诗铁便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主动兼职做起导游,为外来游客介绍东墩村的风土人情。今年春节之前,他还特意准备了一套解说词,打算向游客们露一手。

      没想到,疫情之下的东墩村安静了下来,煞费苦心准备的解说词也没派上用场。但刘诗铁倒是有了新想法:主动报名加入到村里的战“疫”志愿队伍中。

      值守期间,刘诗铁的“岗位”就在村子的主街口,当时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他心里就一个念头:“守好村,让村里再热闹起来。”

      如今,美食文化节的海鲜大锅,又支在了主街口,同样的位置,刘诗铁看到的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一边忙活着为游客煮海鲜,一边又重拾起向导的行当,8个月前就准备好的解说词,早已被他背得烂熟。他响亮地向游客们介绍着自己的家乡:“看,这才是俺们东墩村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东墩村的‘年味’。”

      聚福楼饭店老板姜磊

      生意冷清的饭店再次焕发生机

      “今儿的包间订满了,在大厅给您拼两桌,行不?”10月3日上午10点,位于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的聚福楼饭店,开门不到半小时,老板姜磊已经接了不下10通咨询订桌的电话。

      电话一个接一个,姜磊脸上的笑容,也随着此起彼伏的铃声越来越灿烂:“干餐饮最喜欢听这手机铃声,电话接的越多说明生意越火爆,咱餐饮业迟到的春节回来咯。”

      别看现在,手机铃声像磁铁一样“吸”着姜磊,今年春节期间,他却并不喜欢那时的铃声:“接起来的电话,保准是退订包间的。”

      与退订电话同时而来的还有提前采购的食材亟待处理:“两大水族箱的活海鲜,三大筐新鲜蔬菜,保鲜柜塞满半成品,吃不及,全坏了。”姜磊坦言,那段日子的焦虑,是他从事餐饮行业以来从未有过的。

      不过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姜磊决定主动出击,他报名线上饭店经营课程,每天都在学新菜系,更新管理理念,“我觉得,餐饮‘解封’的那天,一定能换来销售额的双倍增长。”

      努力没有白费。姜磊说,从9月中旬开始,他陆续将新研发的菜品和聚会套餐在朋友圈进行预告,引来不少老客户的抢订,还收到了许多包间订购的电话,暗淡了小半年的饭店再次焕发生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李文思 王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