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仿生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暨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20周年和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创建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南海新区举办。8位国内仿生领域两院院士,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4所国内知名大学负责人,10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全国各地其他仿生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近300人参加。

当日,仿生健康联盟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行星地面力学与工程仿生联合实验室、水下装备仿生表面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并揭牌,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北京秘书处、国际仿生学会威海秘书处、吉林大学威海技术转移中心、智泉汇创仿生科技(威海)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基地、吉林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会上,“公共安全仿生装备体验与仿生技术”6个项目入驻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科博乐汽车电子、威海职业学院、光威复合材料公司分别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研究院还接受了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甄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个院所公司捐赠的仿生技术研究设备。吉林大学还向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捐赠材料原位力学测试仪器,向南海新区公共服务局捐赠了10台仿生多功能3D打印机。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持续3天,与会专家将继续围绕仿生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领域内容开展主题论坛、专家讲座、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

据了解,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由15个国家的仿生学者联合发起,已成为国际仿生领域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的高端平台,秘书处常设在吉林大学,是目前在中国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设立秘书处的国际学术组织。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依托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仿生团队,致力于以仿生创新驱动地方经济,以地方为依托面向全山东省进行仿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选择威海、落地南海,不仅因为这里天蓝、地灵、山清、水秀,更在于这里的人真诚、实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表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优势,围绕仿生机械、仿生材料、仿生智能与仿生健康四大领域,打造仿生前沿科技创新高地,创建仿生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仿生高端人才引育基地,搭建仿生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平台,形成仿生文化传播窗口。同时,研究院重点引育国内外仿生人才,研发高科技仿生产品,打造仿生新兴产业,助力南海新区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