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经区实验小学开展了“遇‘稻’一粒米”主题系列活动,一起来看一看吧。
遇“稻”米的前世今生

每一粒米都源于大自然的眷恋与馈赠,是从春华到秋实的时光凝练,从坚硬到香软的一往情深。它承载着农民的辛劳与汗水,值得我们尊重。班会课上,孩子们了解一粒米的前世与今生,与小伙伴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寻求改善方法。瞧,大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纷纷献出自己的金点子,为改善浪费现象群策群力。
遇“稻”米的声情并茂
每一粒米都值得被好好珍惜, 语文课上孩子们吟诵《悯农》、齐唱儿歌《小小一粒米》,在情景剧《一粒米的自述》中传达着节俭的意义。实小学子用行动让节约成为一种潮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遇“稻”米的一点一滴

数学来源于生活,那100到底有多大呢?低年级的孩子们与大米、绿豆、板栗来了一场近距离接触,在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
中高年级同学也不甘落后,深入班级、食堂等场所,将发现的浪费现象一一记录下来。结合调查,有的班级做成统计图,有的同学写成数学日记,课堂上交流反馈所得,孩子们更明白节俭鉴于心,美德始于行,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俭。
遇“稻”米的光盘行动
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这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劳动的尊重。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节俭做起。一起来看看实小学子与品德老师一起设计的“勤俭节约计划表”吧!
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同学们都能做到适量就餐,减少浪费,不留剩菜剩饭,自觉践行“光盘”行动,争做光盘小达人……
遇“稻”米的茁壮成长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历经漫长的生长,接受季节的洗礼,终结成果,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生”。科学课上师生一起了解大米的生长旅程,尝试种植农作物,小麦、绿豆被安置在小小的泡沫箱中,静静等待生根发芽!
遇“稻”米的七十二变
我们身体需要多种营养,这些营养藏在不同的食物里。每餐做到合理搭配,均衡营养非常重要。瞧,美术课上,同学们正在设计自己的营养食谱呢!
遇“稻”米的唇齿留香

实践课上,老师们介绍了寿司的起源、品种、制作程序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拿出纸笔进行记录。回家后,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一番,一盘盘美味的寿司陆续成功“出炉”,看着自己亲自制作的寿司,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
课堂赋予“稻子”以生命,孩子们用热情让“稻米”蕴含的价值不断发酵,此时,实小的空气微醺,一个不经意你就能遇“稻”一粒米的甜香。(通讯员 代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