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环评审批时限压缩一半!特事特办的线上审批“拯救”威海项目

2020-11-04 编辑: 宋倩

 

      10月31日,走进位于文登区的山东众音化学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次氯酸钠溶液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施工正酣。“多亏能线上审批,项目进度比计划快了一个多月!”走在工地上,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刘仁强说。

      压缩审批流程在我市不算新鲜事,但刘仁强申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难度可不小,作为化工企业项目立项的第一道门槛,流程严之又严。

      今年3月初,众音化学提报了年产30万吨次氯酸钠溶液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急需进行环评审批。彼时项目一旦落地,将有效缓解我市次氯酸钠消毒液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

      问题在于,市生态环境局对化工项目的审批十分严格。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环境风险。往常年,环评审批往往要用时2个月,经历省专家到企业现场评估打分、环评修改、上报部门审批等多道流程。

      “2个月我们也能等,但今年碰上疫情,专家过不来了。”眼看项目面临中断风险,刘仁强一时没了头绪。“就像万事俱备的时候东风停了,我们跑再多手续也没用。”

      就在一筹莫展时,他的电话响了,是市生态环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科长陈政打来的。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刘仁强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电话那头回复他:“随时保持联系,有进展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两个人加了微信。刘仁强继续等待,而陈政和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一起忙活起来,与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等多方协调沟通。线上进行环评审批在我市尚无先例,全省也并不多见,能否根据特殊情况特事特办?

      这次,刘仁强收获的是惊喜。不到一个周,陈政就传来了好消息——“可以线上审批”。

      考虑到企业项目需要尽快过审,而外地专家出行不便,在争取多方支持后,市生态环境局今年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于3月12日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审批提速和项目安全性。

      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只需事先准备好厂房现场录像,其余大部分环节均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完成。通过线上评估,不仅企业省去了跑腿的时间,也能让专家身临其境般进行评审。

      “你能想象吗?我连厂区都没出,就把这件棘手的难题给办了,一个月拿到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刘仁强对此感慨不已。为表达谢意,他给市生态环境局写下近千字的感谢信,在信中写道:“贵局窗口工作人员……让企业不跑腿、少跑腿、办实事、办快事,解决了企业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快速、优质、高效的服务!”

      眼下,“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已经在全市生态环境部门推广开来,帮众音化学、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等企业、单位解决了不少难题。

      ■记者手记

      知难不避难,让群众办事不再难

      什么是便民?在政务服务中,这一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用高效率把审批事项办成。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一次办好”等流程再造工作,“拿地即开工”“一枚印章管审批”等案例,获得企业群众交口称赞。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唯有知难不避,才能推动工作再上一层楼。

      线上环评审批就是一块“硬骨头”,在全省几无先例。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确保企业符合条件后,主动靠前服务,不仅为众音化学解了燃眉之急,还在个案中提炼经验,打造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更多企业受益。

      由此可见,有些硬骨头不是啃不下,有些流程机制不是不能优化。只要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动脑思考,就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让群众办事不再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