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推进会提出,各级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以干部作风大改进推动问题大解决、工作大提升。会后党员干部实打实的行动,迎来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动真格、来硬的”
市民姜涛在古寨东路经营一家辅导班,开业两年来,小店已有了稳定客源,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他把八成功劳“安”在了优良的营商环境上。在看到“全市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推进会”的消息时,姜涛心中像是有团火被点燃了。“干部作风的大改进,肯定会带给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给政府点赞。”
做到百姓心坎上的事,自然都会赢得百姓的支持和称赞。竹岛街道居民张振山,两天来就忙活着一件事,写了一首题为《转变作风当模范》的诗:“市委最近发文件,干部作风大转变。四个方面十七条,动员大会来展现……”32句224个字,细细读来,全是有感而发的大实话。
张振山说,会议的整篇报道以及后续跟进的稿件,他全都一字不漏看过,这些内容“强势”传递出一个信息——作风大改进,市委动真格、来硬的。“这次活动不仅成立了专班,还有监督检查等措施,可以清晰感受到,市委对干部作风大改进的决心和信心。”
带着这份坚定的憧憬,张振山的“大作”也有了个结尾——建设幸福威海市,人人都来当模范。“咱威海的老百姓有福啦,就等着越来越舒心的好日子吧。”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在作风大改进行动中,变得愈发清晰。这让有着51年党龄的居民邢爱兰,再一次为党员这个身份自豪和骄傲起来。
她认为,很多事情,虽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只要干部作风大改进,扭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向着百姓迈出脚步,踏踏实实办实事、办好事,回应市民的关切与期盼,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好。
眼下干部作风大改进这项行动,不仅成为百姓口中的第一话题,还“火”到了网上。不少网友留言:“点赞了,民心所向”“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堵心事马上办的做法,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是百姓事情无小事的诚心和实践”……
“提出的问题一转眼就解决了”
11月5日,在塔山中路2—3号楼前,几位工人正在跟一堆枯黄的杂草“较劲”。“终于没有杂草堆碍眼了。”环翠楼街道大众社区居民胡以海在清理好的空地上慢悠悠地溜达,“听说还要种上花,我们老小区又要多一处新景色了”。
大众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楼宇翻新了、路面也硬化了,不过楼前楼后空地上长出的杂草,让小区的颜值打了折扣。胡以海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念叨一句,“啥时候能把这个杂草堆清理一下就好了。”
让胡以海想不到的是,3日晚上,街道的人来进入楼栋“串门子”,咨询有啥需要改进的,逮着机会的他,马上就把这个意见“抛”了出去。4日早上,就有工人开始了清理,这片楼前空地终于露出原本的样貌。
“作风改得太到位了,有速度、有质量。”这种真实而近切的好作风,让胡以海相信,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同样笃定的,还有皇冠街道万象城社区市民张林。11月5日,一整天他到充电桩前瞅了五趟。“这一排有十多个充电桩,都是刚刚建成的,充电3小时才1块钱,便宜又方便。”
“以前小区没有充电桩,新能源车、电动车都没地儿充电,我的电动车只能放在草厦子里‘积灰’,真希望政府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张林的想法,更是万象城社区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入户遍访中,社区第一时间与物业进行对接并研究措施。经沟通,厂家同意免费在小区安装充电桩,场地由物业免费提供,充电收益归厂家,合同期3年。“现在,我们小区有三处充电桩,日子过得不糙。”张林说。
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以来,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初心和使命,对照省委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对照市委出台的意见,对照群众的期盼,开启了作风大改进的热潮。好作风下,有的百姓充满期待,也有的百姓开启了一种新体验。王怀宪没有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竟有那么强大的“威力”。
11月4日下午,王怀宪发现小区的垃圾箱坏了,原本认为这种不足挂齿的小事儿不会有人及时处理,没成想社区工作人员当着他的面,给维修公司打了电话,两个小时后,垃圾箱就修好了。
滴滴、滴滴……听到蓝色垃圾箱重新发出悦耳的声音,王怀宪有了空前的满足感,“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让我以后有问题早反映,有意见立马提,干部作风大改进,无论大事小情,提问题一转眼就能解决。”想到这,他扬起了眉毛,“俺还提意见,咱威海要建设‘无废城市’,环保宣传要多搞,社区书记都记下了俺的建议,还说以后开展志愿活动要请俺当志愿者。”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回应民生热点难点,是作风大改进的题中之义。随着一个个民意“打捞”上来,一个个诉求现场解决,百姓们真实感受到了作风大改进中,党员干部将“人民”二字,变得更加可感知、可落地。
“我们只需安心发展搞生产”
11月1日,经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内,来自威海凤之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安安静静地摆在桌面上。它们背后,是一个帮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十余万元的故事。
威海凤之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每天都有从韩国进口的化妆品、日用百货、服装等整装上车,并发往全国各地。由于公司产品更新快,网上发布的宣传图片繁多,但公司法律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广告法了解得不够,出现了一些漏洞。西苑市场监管所没有简单地对企业一罚了之,而是在合法行政处罚和提出整改后,“兼职”为企业当起了技术员,教会企业运用档案管理、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规范管理。仅这一项,就为企业节省10多万元。
在我市,好作风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事例比比皆是。11月5日,威海高登旅游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礼物”——一本画满了密密麻麻知识点的《知识产权政策要点汇编》。
“这几年企业发展势头很盛,但融资问题是拦路虎。”企业企管部主管王晓艳说,“我们一直想扩大生产,没有融资渠道也不懂政策,这本汇编真是及时。”
还没等王晓艳踏出公司的大门,临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就来到了高登房车,为企业带来了一本《知识产权政策要点汇编》,并为企业讲了融资政策,把能用得着的全都画出来了。王晓艳说:“现在知道专利等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部分抵押,还能享受政府补贴,这样能节省好大一笔资金。”
不仅是省钱,还省得跑腿。临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当场拍定:“相关事宜,都可以由政府跑腿代办,企业只需安心发展搞生产就行。”
好作风下,企业收到来自部门的“礼物”很多。
11月5日上午9时30分,市行政服务中心3楼经管二科的窗口前,市民梁少伟刚办完事项,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我看您公司刚注册不久,我把您拉到我们的微信群里,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相关政策如果有变动,您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
小小微信群,内容却多到让梁少伟吃惊,大约两个小时左右,群里就先后“蹦”出了关于政策、服务指南等方面的6条信息。这让他觉得,自己的身边多了一位“管家”。“有这样贴心的服务,咱可得铆足了劲好好干。”梁少伟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杨彩明 孙艺嘉 实习记者 李万玉/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