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市总工会

石岛渔人码头商圈集体协商,他们这样带来“三个稳定”

2020-11-08 编辑: 仲鹤

在美丽的胶东半岛威海荣成市,有着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渔港。基于码头文化、商圈文化开业的石岛渔人码头商圈,位于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承载了传统商圈文化的延续性继承和现代流通领域的创新型发展。商圈餐饮、零售商户众多,从业人员复杂,行业管理难度大。为更好地维护商圈内职工的合法权益,山东省财贸金融工会联合威海市总工会、荣成市总工会推动组建了石岛渔人码头商圈联合工会,覆盖渔人码头商圈周围35家小型企业和商铺,发展会员220人。联合工会的成立,为商圈内饮食行业、零售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了框架性工会保障,也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探索模式。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维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职工合法权益,三家工会在商圈联合推动行业集体协商,充分发挥商圈联合工会作用,以职工权益为导向,以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任务,以稳定劳动关系为目标,积极依规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取得显著成效。

周密准备,筹划工资集体协商

2020年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渔人码头商圈人气大幅下滑、经营收入急剧减少,以饮食、零售为主的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失业危机和收入下滑压力。对此,商圈联合工会把认清协商背景、掌控企业状况、摸清职工需求作为发起协商要约、开展集体协商的前提,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征集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40多条;通过与29户70多名小业主进行走访对接,了解疫情对企业的真实影响度,为集体协商摸清一手材料。

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全面掌控各方状况的前提下,联合工会充分认识到,特殊时期的集体协商,应以稳就业、稳岗位、稳收入为核心,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就业、保障企业生存,最大可能地降低疫情给职工群体造成的收入影响。

3月23日,商圈联合工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37名职工代表投票选举产生职工方协商代表5人,主要由商户营业员、工会干部等组成。3月27日渔人码头商圈职工方以书面方式正式向企业方提出要约,明确答复时间、协商地点、时间,并得到了商圈企业方的及时答复。至此,本次集体协商的前期工作圆满完成。

心系职工,共同协商方案

商圈联合工会根据前期收集的调查问卷确定协商议题,根据商圈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定了符合商圈实际情况的基于“稳就业、稳岗位、稳收入”原则的集体协商文本草案,增加了停业期间收入、弹性工作制等特殊内容。4月9日,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双方代表正式开始协商,“行业不裁员、收入有保障”的底线得到商户方的认可,合同草案在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背景下逐步协商完善。4月13日,双方签订工资专项合同文本草案;同日,该文本草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同时产生工资集体合同监督小组;在本次职代会上,商圈联合工会还发布了“共担风雨 共享阳光”倡议书,号召全体职工在疫情期间与企业一起共担风雨、共享阳光、共克时艰,同时号召广大从业商户,疫情期间认真落实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保护职工合法收入、保障职工工作岗位。4月22日,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经荣成市人社局备案后,正式生效。

商圈联合工会通过职代会成立了3人组成的工资集体合同监督小组,定期深入商户调查,与职工沟通,督查整改,保证企业商户能规范履约,确保出现问题能及时整改。同时联合工会还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公布联合工会电话,接受职工监督举报,坚决保障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刚性约束作用。

落地落细,行业健康发展

渔人码头商圈行业性集体协商的开展,特别是在疫情特殊时期,由联合工会出面从行业职工角度出发,以落实国家“六稳”“六保”政策为源动力,以职工最关注的岗位和收入为切入,以集体协商的特色方式,实现了商户和职工的双赢,为商圈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共度难关提供了协商示范,更为行业劳动关系提供了“三稳定”。

稳定了职工收入。工资单项集体合同提倡商圈复工期间采用弹性工作制,营业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工作地点,通过网上直播、微信转卖、朋友圈发布等方式销售的商品,商品提成应按原标准发放,最大限度拓展了职工营业渠道和收入来源,

稳定了职工岗位。工资单项集体合同明确了商户疫情期间停业需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发放基本生活费。这些条款保障了职工的岗位权益,让职工安心渡难关。

稳定了行业劳动关系。疫情期间,渔人码头商圈员工离职率在剔除商户倒闭因素以外,每个月都不超过5%,稳定的员工队伍、和谐的劳动关系也给商圈带来了蓬勃动力,三季度整个商圈的营业额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商圈回暖迹象明显。

工资集体协商切实维护了商圈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了疫情对职工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商户和职工双方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促进了商圈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也擦亮了工会的牌子,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源:山东工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