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途经118个村庄、30余处采摘观光园,西部环山路串起乡村旅游链

2020-11-13 编辑: 宋倩

       西部环山路即将于今年年底全线通车。这条乡村旅游公路将串起沿线采摘园,连起旅游景点,让路更畅、景更近了,让游人更能感受到家乡的交通变化,体味自然美景和朴实乡情。

      “红色支线”串起红色游景点

      10月31日,沿着西部环山路乳山段一路行来,过主线、进支线,景区秋色迷人,休闲农业区人流往来,大家通过新修的西部环山路,更便捷地出行。“去年希望路能修好,开车出门更便利,今年就实现了。”去往“三花”故里游玩的市民卢先生笑着说。

      今年,很多像卢先生一样的市民,在前往乳山西部的各大景区、采摘园游玩时,明显感觉到路况更好了,也不再绕远了。乳山市午极镇的北庄村和正甲夼村之前隔山相望,今年西部环山路打通了两村之间的山,一条坦途连通了去往乳山西部旅游景点、采摘园区。

      “西部环山路乳山段成为乳山市重要的景观大通道,各景区正在享受交通便利带来的‘红利’。”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部环山路乳山段将沿线美丽乡村示范村、景点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串点成线、扩线成面。

      作为西部环山路最长的一段,乳山段经过的景点有圣水宫、“三花”故里、垛山林场、胶东育儿所、马石山风景区、岠嵎山风景区、大乳山风景区。休闲农业涉及格林弘卓农牧生态园、“三花”故里田园综合体、双山乡村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冯家镇消水河现代苹果示范园、诸往镇兴达樱桃大枣采摘园等。这些景点和休闲产业基本都位于主线旁的支线上,整条西部环山路的支线共21条,乳山段就有12条。其中,就有通往胶东育儿所、马石山风景区等红色景点的道路。

      目前,这些“红色支线”获得了整修提升。未来,将会更有利于乳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向更广阔地域、更多民众,弘扬母爱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路为链”助力乡村休闲游

      每年樱桃季,文登区界石镇梧桐庵村都会成为不少市民首选的采摘地。随着该村前的西部环山路文登段特色旅游支线提升完善,今年来村里游玩的客人更多了。“我们增加了民宿,一次性能够接待200余人,非常受欢迎。”梧桐庵村党支部书记于振国高兴地说,从固定的采摘季到现在的民宿,村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全年,这离不开特色旅游支线的提升改造。

      据了解,西部环山路文登段途经界石镇、葛家镇2个镇40个村庄,还要经过泰礡顶、无染寺、圣经山风景区以及果之峰田园综合体、于家口葡萄采摘园、谭家口桃花节、威高生态园等20个特色文化旅游板块。

      “与景区景点村落沟通除了主干路外,4条支线也非常重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它们分别为无染寺支线、泰礡顶支线、晒字村—下卧龙村环状支线、空间碎片观测站支线。本着“以路为链 以景为珠”最大限度地串联沿线各类资源的原则,文登段精选各类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利用现有农村道路,打造精品旅游支线。

      11月11日下午,随着高新区初村镇莱山村和纪家口村之间最后一段路面沥青面层摊铺完成,西部环山路高新区段改建工程路面全线贯通。西部环山路高新区段经过恒山生态园、五十一号农场、一禾农业、润声果园、青旺农业科技、长阳山家庭农场、南山蓝梅、旮旯山庄、信文生态园,市民去往山村游玩的路更顺畅了。

      景观环道服务全域旅游

      西部环山路所在区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深厚、特色农业发达,具有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旅游的物质条件,是威海精致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更是外来旅客及市民休闲度假、体验乡情的精神家园。“西部环山路如果能够有效为这些区域旅游资源发展助力,其带来的交通‘红利’将会惠及一方百姓。”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条旅游性质公路,西部环山路途经9个镇的118个村庄,串连10余处景区景点,辐射休闲采摘观光园30余处,与乡村振兴10个样板片区、40个重点工程、200个产业基地紧密结合,建成后对区域内旅游产业带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尤其对威海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具有极大的帮扶作用。

      同时,西部环山路与东部环海路共同构成威海景观环道,可作为我市全域旅游网络骨架,构建幸福海岸、山地休闲两条旅游带,充分发挥威海优美宜居的天然地理优势,丰富人居城市品牌内涵。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部环山路段通车后,将切实提高区域内资源开发程度和资源配置优化,将生态、产业、消费、特色融为一体,形成外延与内涵并进的旅游公路网,服务于威海市全域旅游,旅游者也将享受更全面、更深入、更完善的旅游服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玉婷/文 威海晚报记者 姚威 通讯员 夏国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