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几天功夫,土路真变成‘阳光大道’了,宽敞又干净,很是方便啊!”11月10日,家住五洲太阳城的居民徐女士和邻居们作伴带着孩子在即将通车的阳光大道上遛弯,看着这条通畅的道路,大家伙心里可算是敞亮了。

阳光大道自五洲太阳城建成时,北段就建设完成了,但南延部分由于用地等问题一直未能打通。随着周边百姓出行需求的增长以及周边地块不断开发,打通这条“断头路”就尤为重要。今年,经区建设局又再次调整了道路规划,定下了“死任务”——坚决打通阳光大道。
这边,市民们为道路打通而欢喜,另一边,经区建设局的工作人员在为道路正式通车而忙碌着。10日,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又像往常一样来到施工现场,东奔西走,手里的电话也没停下过,“群众着急,既然已经具备通车条件,就不能等,11日,必须通车。”

11日,长516米、宽16米的阳光大道顺利通车。“断头路”通了,市民也笑了。
自7月份施工建设,11月初顺利通车。4个月的忙碌,背后的辛酸只有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心里清楚。阳光大道虽说不长,但施工难度却不小。“这条路石方非常多,道路的挖方有8万方,将近90%都是石方,”工作人员说,打通这条“断头路”其实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着挖掘机一铲一铲,破碎锤一锤一锤,加班加点地作业来完成。

难度还不止于此。除了石方,地下交织的各种管线也是让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十分头疼的事。施工初期,工作人员就发现,道路正中间有一条五洲太阳城小区的供电电缆。不能拖延施工进度,更不能给周边群众断水、断电造成生活不便。怎么办?经区建设局研究决定:改!工作人员会同供电公司、社区等多方资源,先是把电缆迁到了外面的山坡上,道路修好后迁回,待修建人行道时再深埋处理。
可即便是这样,道路施工的进度还是受到了影响。“逐渐的天气变冷,就达不到施工条件,就不能在承诺给群众的时限内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加班加点,把丢的时间抢回来。”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说道。
那段时间,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阳光大道上都是一片热闹的施工景象。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也像个陀螺一样转不停,在办公室时,处理群众电话诉求,尽最大可能进行安抚,把实时的施工进度告诉群众,让大家放心;在工地,又要按照施工计划协调督促各个部门,把现场的各种难点理顺。对他们来说,打通阳光大道,就像是在啃一个硬骨头。现在阳光大道通了,他们心底的石头也落地了。

道路是否通畅,既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也是丈量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标尺。打通“断头路”,盘活的是一座城,关注的是民生,赢得的是民心。一直以来,经区建设局都坚持从群众角度出发,兼顾情理、回应关切,用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稳扎稳打的实际行动,全力解决城市建设中的短板问题,让群众满意。
“沉睡已久”的阳光大道被“唤醒”,市民可以畅快通行。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了不远处的城子路口。城子路口自10月初才有了实施改造工作面,经区建设局依然跟时间赛跑,奋战抢建,在10月底将道路混凝土浇筑完成。现在,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要求,城子路口也在11月13日进行开放,解决困扰市民的交通堵点。(来源:威海经区发布)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