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聚焦

威海市两乡村治理案例入选全国典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布推广

2020-12-04 编辑: 宋倩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12月2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公布了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介。其中,我市共有两个典型案例入围,数量位居全国、全省首位,分别为来自文登区的建设“三个中心”,将乡镇打造成带动乡村的龙头,以及来自荣成市的放大信用建设先行优势,开辟乡村治理全新路径。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时指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我市突出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加快推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精细管理方面,我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拿出“绣花功夫”,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社会建设治理更加现代、更加高效,信用建设治理由软到硬、发挥实效。2020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并在261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稳居全国第一名。

      做好“融合”文章,

      “三个中心”畅通一条振兴路

      采收、播种……每年10月下旬开始,文登区西洋参小镇示范区就开始一片繁忙。张家产镇小官庄村参农刘常永今年却成了“甩手掌柜”,从种植开始就有专家来帮忙,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提升,采收时10亩西洋参直接被道地西洋参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每亩两万元的价格订购一空。刘常永说:“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参农加入了合作社,心里有底不说,销路也不愁!”

      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议提出,要抓实产业振兴,在产业融合上找出路,树立“农业+”的发展思维,加大对新业态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现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文登区把乡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行生产再组织、资源再整合,将乡镇打造成乡村服务中心、经济中心和治理中心,探索走出一条以镇带村、镇村互促、村兴民富的路子。

      文登区首先整合涉农服务资源,打造乡村服务中心。具体来说,就是整合农业、畜牧、农机、供销等政府服务资源,入驻中心统一办公,为农村提供“一站式”公益性服务;整合农资销售、农机植保、检测检验、烘干仓储等社会组织资源,通过形成规模优势增强议价权,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市场性服务;整合土地、农机具、劳动力、集体闲置资产等涉农信息资源,探索搭建“云农服”运营平台,实现涉农资源的统筹管理使用。

      截至目前,文登区11个涉农镇全部建起了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200户以上的村设立了服务站,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文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到35个、家庭农场463家。

      同时,文登区还坚持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建设区域性加工交易中心,推动土地集中规模流转,推行首席专家制度,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在打造乡村经济中心上下功夫。目前,文登区引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100多名,各类合作社发展到1225家,规划建设了26个样板片区和田园综合体,引进建设了中粮休闲食品等79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中心方面,文登区积极推进村务阳光平台、网格化管理、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乡村有效治理。

      推进“信用+”模式,

      “小积分”激发治理“大能量”

      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要推进“信用+”模式,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激发基层自治活力。立足社会信用体系领先优势,荣成市创新“信用+”模式,将信用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贯通,围绕“怎么规范群众言行”“怎么激励引导群众”“如何深化文明实践”“如何拓展治理效能”四个方面开展探索,形成了有制度、有奖惩、有应用、有考核的农村信治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个层面自治热情,构建起“党建引领、信用支撑、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目前,荣成市已为790个村居党组织、2.3万名党员干部、28.6万名农村群众全部建立信用档案,并制定了具体量化的激励和约束办法;对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好人好事,以及参与村级事务等150多项行为给予信用加分;对不遵守村规民约、乱扔垃圾、不赡养老人等60多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给予扣分。

      12月1日上午,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一年一度的“冬捕”拉开了大幕。当天从村南水库里捕获的两千多斤鱼,都作为信用奖励当场发放给全村380户村民。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俊军说:“分鱼是对村民‘志愿+信用’的奖励,征信分数达到1005分,每户就能领到一条4斤以上的大鱼,俺村一户不落都得到了奖励。”

      在荣成,每个村居都设有信息采集员,每月公布积分情况,兑现奖惩措施。其中,信用积分高的群众,可以在村里的“信用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还能享受免费游景区、免费乘公交等120多项“礼遇”;信用扣分的,则在福利发放、评先选优等20多个方面进行约束。近年来,荣成市市镇村各级党组织年均发放信用奖励2500多万元,受益群众40多万人次。

      “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能量”。荣成市农村志 愿者队伍由不到5000人发展到15.7万人,130个村取消了保洁员,改为群众志愿者义务清扫。今年,荣成市建成363家“暖心食堂”,覆盖荣成市46%的村居,已发动3万多名农村志愿者为1.2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今年,荣成市还被确定为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行试验区”之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