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环翠区妇联聚焦家庭关系,积极探索项目化运行机制,加大关爱帮扶力度,促进广大妇女儿童家庭和睦和谐。
线上线下两级联动,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创新开展
打造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接待并辅导意向离婚家庭1745个,对963对确定离婚夫妻进行情感疏导,劝和成功547对。打造“区妇联—基层妇联”两级联动的常态化婚姻家庭辅导体系,在基层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分中心24处,开展家庭婚恋教育、心理疏导及法律咨询等服务125次;组织“幸福婚姻公益大讲堂”21场次,740余名妇女群众受益。
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环翠区妇联携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分中心以及威海心丝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33名志愿者,成立“巾帼携手战疫”公益服务队,采取热线电话和微信辅导等方式,开展婚姻家庭、心理“微辅导”,接线55件,为家庭幸福护航。
成立妇女儿童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诉调衔接机制。派驻专业调解员入驻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处理案件157个,达成一致意见70个,其中婚姻家庭案件146个,达成一致意见68个。
探索项目化运行机制,家庭教育专业化常态化
实施0—6岁婴幼儿社区家庭教育项目。选取竹岛街道海源社区等5个试点,与红黄蓝亲子园等教育机构合作,引导社会资源无偿进入社区,每周开课1—2节,让更多的家庭、孩子享受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推动家庭教育建设水平。
推行“爱家讲堂”项目。整合“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和“父母课堂”两大培训服务品牌,开展以幸福家庭建设、精致女性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聘请社会各领域专家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为妇女群众和企业女职工开展家居美化、母婴护理、实用法律等培训576场次。
打造“爱·益·家”服务品牌。发动各方力量投入资金55余万元,筛选购买家庭教育等公益服务项目35个,入驻全区各级妇女儿童家园、文明实践分中心以及部分中小学共计65处,开展服务957场次,48066余人次受益;联合山东大学(威海)科研团队成立“环翠区妇女儿童社会创新中心”,为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搭建起集组织服务、项目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创新为一体的平台。
丰富创建活动内涵,家庭文明建设春风化雨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先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军嫂等活动10余次,全区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22人,最美基层妇联执委典型、最美基层妇联人市级4人,区级15人;市级最美军嫂2人,最美婆媳10人,省级最美家庭2户。
开展“幸福环翠 美德传家”等家风主题活动。开展巾帼宣讲、家风分享会、文明家庭礼仪讲座,举办“诵读经典家训,培育文明家风”等系列“学榜样 立家训 传家风”活动20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开展“精致人家·精简生活”文明家庭创建。在全区城市社区开展创建活动,评选出“精致人家 精简生活”文明家庭54户,组织开展“跳蚤市场”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结合红色物业,成功打造孙家疃街道山公馆小区、鲸园街道蓝景城小区两处“精致人家”示范小区。
加大关爱帮扶力度,困难妇女儿童更加幸福
开展“阳光社会妈妈”牵手关爱困难儿童等活动,搭建公益桥梁,引导社会各界释放公益正能量,共募集善款及物资180余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妇女儿童493人次,救助困难儿童800余人次,救助困难女大学生69人次,为符合条件的1140名困难家庭妇女投保了女性安康保险,帮助妇女儿童缓解家庭困难;组建162支“巾帼守望互助队”开展“与爱同行 守望互助”活动,传递了“娘家人”的关爱。
积极对接台儿庄妇联开展扶贫协作,通过贫困母亲资助工程、女性安康保险赠送等项目,共募集善款及物资近120余万元,帮助困难妇女儿童1800人次。开展东西扶贫,累计救助重庆贫困妇女儿童761人次,募集善款及物资4万余元;救助青海省门源县贫困儿童10人次,捐助慈善基金1万元。(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丛瑜婷)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