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翠区

人人诚信,处处守信,诚信之风吹遍环翠大街小巷

2020-12-19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今年以来,环翠区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信用“五进”工程,积极探索诚信体系与市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诚信建设从诚信社区逐步走向商户、走进企业、面向学校、融入家庭,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诚信、处处守信的浓厚氛围。
  商居一家亲,信用走向商户
  走进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街巷、文明和谐的商业环境,还有社区居民发自内心的笑容……信用建设激发出社区“大能量”,让北门外这个老商业区焕发出新活力。
  李向前在“雷锋巷”经营一家店铺,做生意之余,他热衷公益事业,社区里总能看到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身影。
  “社区打造雷锋巷、诚信商铺,整条街的营商氛围变好了,商户讲诚信、守承诺,客源比以前更多了。我和其他店主都积极融入诚信街区建设中,不仅自己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同时向顾客、家人、朋友宣传诚信理念,让讲信用深入人心。”北门外社区商户李向前说。
  “博士眼镜”在大世界步行街已经经营20年,经理于卫星带领员工在履行好门前“五包”职责外,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诚信教育是“博士眼镜”员工的“必修课”。
  “居民拿着积分卡到我的店里来维修眼镜、检测视力,都可以用积分来兑换。现在,参加志愿活动、诚信经营、文明待客已经成为门店所有员工的好习惯。我们不仅把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经营,让诚信成为门店的金字招牌,同时把诚实守信带回家中,让时时处处讲诚信、守信用。”于卫星说。
  家校联动,诚信走出校园
  在福泰小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刘冬冬正在向学生分享发生在社区里的诚信故事。上周末,刘冬冬居住的张村镇莱海社区QQ群一直在闪动,原来,三楼住户在楼道里捡到钱,正在群里寻找失主。
  没多久,五楼住户在群里描述了自己丢钱的经过:“我赶完大集,就急匆匆地回家做饭。在楼道里,从口袋里掏钥匙时不小心弄丢了400块钱,当时还不知道,看到群里公告,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钱丢了。感谢拾金不昧的好邻居!”随后,三楼住户根据描述,确认了失主,将钱如数归还。
  “这个诚信小故事就真实发生在我居住的社区,我认为它比任何说教都更具备引领的力量。我希望同学们从拾金不昧做起,从身边诚信小事做起,养成守信美德,同时小手拉大手,带动整个家庭,在家、校、社区共同讲诚信,让诚信成为一种优秀品质,成为一种时尚和自觉。”刘冬冬说。
  诚信建设从小抓起,是莱海社区的工作重点。近日,居委会主任孙晓伟带领工作人员来到福泰小学,参加家、社、校三方联席会议。现场,孙晓伟介绍了“家园小卫士”、诚信积分赋分标准和诚信积分开展情况。
  莱海社区“家园小卫士”团队自去年7月组建,从最初关注学生暑期安全,提高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诚信生活的意识,发展到现在通过学生带父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领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诚信社区、文明社区建设中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家园小卫士’团队积极参与了社区各项志愿活动,协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维护小区环境卫生,担当社区小小广播员,利用社区新声传播正能量,践行垃圾分类,参与社区变废为宝行动等等。”孙晓伟说。
  加强社区、学校互通,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氛围,莱海社区、福泰小学共同营造诚信自律、文明守礼的新风尚,由教师影响家人、由学生影响家长,大家争做诚信居民,形成人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诚信”黑板报,美德融入家庭
  一大早,鲸园街道菊花顶社区居民辛国省来到社区活动室创作“诚信”主题黑板报,一笔一画、认真仔细,绘制的图案形象生动,通过这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诚信理念传播到社区每家每户。
  “我把黑板报的内容和绘画结合起来,把社区诚信建设内容写出来、画出来,让大家伙儿既能看懂又记忆深刻。”辛国省说。
  活灵活现的“诚信”主题黑板报,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黑板报这种形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特别是宣传诚信的故事,我们老年人容易理解,我回家后会跟家人讲述身边这些讲诚信重品行的感人故事,引导家人诚实做人、守信做事,营造诚实守信的好家风。”菊花顶社区居民李永文表示。
  鲸园小学学生张文琛特别喜欢来看黑板报:“辛爷爷创作的诚信黑板报内容很精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会和爸爸妈妈、同学朋友分享这些诚信故事,向身边诚信榜样学习,努力做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好的诚信少年。”
  人人讲美德,诚信进万家。如今,菊花顶社区“诚信”主题宣传看板随处可见,社区制定了《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诚信家庭、诚信楼宇评选活动,将诚信体系与居民工作、生活深度融合,让诚信理念融入每个家庭。(来源:中国威海环翠)
值班总编: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