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80%
昨日,市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十三五”期间乡村振兴情况。5年间,我市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乡村产业更加兴旺,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乡村文化焕发新气象,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水平提档升级,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80%。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带动实现乡村全域振兴、全面振兴。“点”上,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09个,年内将达303个。“线”上,分类探索滨海型、山区型、城郊型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2019年全市有5个镇、54个村通过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认定。“面”上,重点打造8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田园综合体),覆盖涉农镇街28.9%的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建立乡村振兴规划师制度,选配7支规划师团队,分包指导优化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规划编制和落实。
乡村产业
●实施苹果、西洋参、牡蛎等17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工程。
●已成立产业协会(联盟)15个,每个产业配备1个专家技术顾问团队,与85个产业基地建立专家联系服务机制。
●现代农业基地发展到355个、智慧农业基地发展到13个。
●省级“新六产”示范主体28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企业产品品牌32个。
●建成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48处,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
●2263个村(居)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累计流转土地124.1万亩,流转率居全省前列。
● 2713个村(居)全部完成改革任务。
乡村人才
● 推行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文登区试点出台管理暂行办法,推出特优专家10万元工作津贴、创办项目200万元资金支持、科研经费补助、人才公寓分配等优惠政策,面向全国引进各类“首席专家”120多名。
●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引进力度,将涉农领域大学生纳入“521”政策实施范围。
●依托全市20个培训基地和中心镇培训点,2018年以来全市免费培训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3.3万多人次。
●累计向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15张、威海英才卡53张,持卡人才凭卡可享受交通旅游、健康查体等30项绿色通道服务。
乡村文化
●71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全覆盖。
●全市文明村达标覆盖率达98.47%,名列全省前列。
●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新建、改建乡村记忆馆34处、历史文化展示馆215个。
●设计形成2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102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发展休闲农业项目1000多个。
乡村生态
●目前全市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25%,市级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
●荣成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务院表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农村改厕累计完成40.1万户,位居全省前列。
●年内新建农村公厕390个,实现300户以上村庄全覆盖。
●48个镇(街)、1620个村(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村庄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所有单村供水村庄均安装净水设施。
●“四好农村路”和“户户通”成为全省首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市,农村“户户通”年内全部完成。
●2020年底全市40%以上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乡村治理
●评选乡村振兴“标兵村”30个、“奋进村”20个
●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80%。(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