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一封感谢信,道尽浓浓驻村情

2020-12-30 编辑: 宋倩

 

     入冬后,昼短夜长,早晨太阳升得晚,但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村民醒得却格外早。出海的渔民、拉货的车都在各自忙碌,小小的渔村热闹了起来。

      张启峰一边看着热闹场景一边拿着手机不停拍摄,在两个月之前他的身份还是驻临港区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现在成是乳山驻村工作组组长。入村熟悉了村情民意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讲好这个村子和牡蛎的故事。

      西黄岛村家家户户养殖牡蛎,每年的产量有上千吨,由于大都是分散生产经营,长期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产品附加值低。张启峰入驻村子一周后,就把如何提高牡蛎附加值定为“头号”要紧事。

      想法有了,怎么干?张启峰没有急于下结论,他揣着一个小本子,一头钻进牡蛎养殖区、加工厂。几天时间,牡蛎的生长周期、销售价格、成本利润等都在小本上记了下来,就连发往全国各省份的快递费,他都“搂草打兔子”记得清清楚楚。

      小本上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张启峰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通过设计、创意、包装,将牡蛎的养殖、采收过程拍摄成视频,让“土”牡蛎混搭上美食文化,“游”到全国百姓的餐桌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价’,还可以打出品牌。”张启峰说。

      给牡蛎“讲”故事,离不开场景。张启峰邀请专业团队看现场时,正赶上一场大雪,路不好走,但他硬是带着大伙把周边自然环境看了个遍,连旮旯角都没落下。一天走下来,大伙在喊累的时候,张启峰双手捂着腰呵呵地笑着。没人知道,他的腰在半年前刚刚受伤,但凡着凉就隐隐酸疼。

      那个时候,张启峰还是驻临港区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在给汪疃镇石家泊村建村史馆的时候,有一个15厘米厚、100公斤重的石磨盘,需要从村头搬进村史馆。凡事习惯亲力亲为的他,在搬运石磨盘的时候腰和膝盖受伤。第二天,他缠了个腰封,又出现在了施工现场。

      这样的事,从去年7月20日张启峰驻守石家泊后,就时常发生。他带着村民清理垃圾、整治庭院,头几天手上天天起血泡。他笑说:“不打几个血泡,哪像来给村里服务的。”

      驻村14个月,张启峰给自己定下的“硬杠杠”从未变过:服务队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办好事。

      石家泊村民石海霞想扩大草莓种植规模,然而资金紧张。张启峰通过“巾帼创业鲁担贷”项目,为她争取免息贷款,一口气新增了5个大棚;走访时,看着80多岁的大爷石青国佝偻着腰自己做饭,张启峰心里难受。3个月后,石家泊村就建起了一处“幸福食堂”,24名7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全部免费;农家书屋、农机大院、休闲广场都建了起来,锣鼓队、广场舞、健身操等活动开始轮番开展……张启峰驻村14个月,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热闹。

      今年10月初,因工作需要,张启峰和全市另外100多名干部一起,加入驻村工作组,聚焦基层所需所盼,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张启峰刚刚“转战”到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时,临港区石家泊村写给组织部门的感谢信就“追”了过来。近650字的篇幅里,满是村民淳朴真挚的不舍与谢意,落款是33位村民的姓名以及石家泊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张启峰喃喃地说:“谢啥,这不都是应该干的嘛,总感觉还没干够!”

      “没干够”的张启峰,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着西黄岛村的牡蛎,他计划将这场牡蛎“首秀”放到明年开春。“春暖花开后,我们想要赋予牡蛎的美好心思都将实现,文化味、好滋味就留给顾客品吧。”张启峰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