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新村民”带来“新希望”——文登大水泊镇“耕读小镇”模式探寻

2021-01-05 编辑: 宋倩

   

      编者按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突破创新,全力以赴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市上下高度关注十个方面的重点问题,以更大力度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努力在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即日起,Hi威海客户端开设专栏,以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既总结成功的好经验、好做法,又推广抓落实的新探索、新实践,为全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首期推出文登区大水泊镇“耕读小镇”模式的经验报道。

      扑在田间地头的是顶尖院校的教授,开堂授课的是首屈一指的学者专家,改造农房的是誉满国内外的顶尖设计师,第一届中国原创动漫展在这里举办,中国围棋进乡村计划从这里起步,清华大学来和它“结亲”……这是文登区大水泊镇,一个人口不足4万的胶东小镇。

      三年时间,这里汇聚了20多名国内外知名博士、教授、专家,吸引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新村民”入驻,按照“一村一特色”打造出近20个风格迥异的特色村,在提升村庄颜值、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文化、新风尚。

      从近乎一张白纸发展到享誉全国的精致特色“耕读小镇”,大水泊镇蝶变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抓得住”并且“接得住”高层次知识精英?

      求贤若渴,引人还需先引心

      冬天,本是农闲时节,但在大水泊镇初家村,村民却一点也没有“闲”下来。

      一屋子人里,有村党支部村书记王汶旭和其他“两委”班子成员,有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李久太带队的青年设计师们,老老少少凑在一起,讨论着村子新一年要干的事儿,十足的干劲都写在了脸上。

      2017年,李久太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曾设计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获得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偶然来到大水泊镇的李久太看着初家村里200年历史的老房子,让他心有所感。提起自己的梦想,李久太说,在乡村做一个“乌托邦”载体,把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设计师朋友们聚集在一起。说者无心,大水泊镇党委书记滕新强却记在了心里。

      再见面,滕新强直接给了李久太一把钥匙。“交给你了,你就说了算,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原来,李久太走后第二天,滕新强就在全镇跑,最终在一周内选中了三岐山上一处养貂场交给了李久太。

      滕新强的话让李久太有种“被需要、被尊重、被信任”的强烈感受。他卖掉了在北京的别墅,押上创业积累的“奶粉钱”。不久,李久太曾经的“乌托邦”梦想落地了,一座“威海设计谷”拔地而起。2020年,他把妻子和两个女儿从北京接来安家,并担任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文登站站长。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以才引才扩大人才“朋友圈”。这是大水泊镇能集聚如此多博士、教授的重要“密码”。先李久太一步到来的,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李凌己则给出过这样的评价:“求贤若渴、唯才是用,大水泊是一个来了就能‘圆梦’的地方。”

      当时,李凌己时任北京紫光教育集团董事长,看中了天福山中学校址,欲将项目落户于此。嗅到商机的大水泊镇迅速行动:审批手续繁琐,就主动查询政策,全程代办;师资队伍薄弱,就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提升办学影响力;配套设施无法保障,就主动出资加固楼体,完善水电暖……历时半年,依靠大水泊镇贴心的“管家式”服务,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正式成立。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水泊镇开启了高端人才落户的序幕,“北航退休教授”张海英、“校园文化创始人”张晗东、“中医名师”马新童、“国学大师”李林、“康养名家”吴金鹏……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被彻底点燃。

      惜才重才,“栽树”背后见真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但人才能不能留得下,取决于一个地方“发展容器”的大小。

      在大水泊镇领导班子看来,乡村招引人才是个“慢工细活”,不能用“项目思维”,而是要“涵养生态”,引来人才只是第一步,以人才引领乡村发展才是核心要义。

      “人才的更高追求是什么?是在一个能够干事创业的空间里,尽情施展才华。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滕新强说,大水泊镇留住人才的秘诀其实很简单,看准人、多支持、少干预,让高层次人才有事可做。

      2017年,大水泊镇独创“阳光工程·首席专家制度”,直接面向全国广纳不同领域乡村振兴高端人才,通过双方协商和调研,再深度介入每个村的发展方向,给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所能、大显身手的舞台。

      为让首席专家真正融入村庄,深度参与每个村的发展,大水泊镇确立一村一名首席专家、一村一个发展路径的路子,最终实现“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

      大水泊镇瓦屋庄村,本是省级贫困村,2019年年底,按照打造“漫画村”的规划,村中原有旧粮仓和25座民宅被改造。2020年5月1日,文登历史上第一个美术馆——毕克官美术馆在瓦屋庄村正式对公众开放。2020年9月24日上午,第一届中国(威海)原创动漫展举办,11位国内知名漫画家、13个国内顶级漫画机构,共带来148幅优质漫画作品参展,盛况非凡,轰动一时。

      不止瓦屋庄村,就在不久前,中国围棋协会——乡村振兴文登行暨威海围棋村揭牌仪式在大水泊镇团山村举行,引得国内慕名而来的围棋爱好者和游客纷纷前来。

      有了好名片,还要有人气。大水泊镇发起了“新村民”计划,以首席专家为媒“以才引才”,通过流转村民闲置房屋的形式,吸引“新村民”进驻。“村里统一流转房屋,首席专家和村里签租赁合同。一套四间屋的老旧房子,一次性签约,就可以享受房屋20年的使用权。

      王汶旭说,仅流转房屋一项,乡亲们就收入20万元。根据约定,每位“新村民”在村里合作社消费每年不能少于5000元,合作社收入又是四五万元。李久太发起成立“初心公社”,根据初家村种植红薯的传统,成立“薯国演义”有限公司,采用基地直供的形式,直接将产品销往一线城市,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王汶旭感慨地说:“他们不仅给村里设计了图书室、石板路,还帮助乡亲们打开了农产品销路,更让我们打开了视野。”

      截至目前,“新村民”在大水泊已有400多人,在“花海村”河东乔家村,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教授陈茂祥和村干部一起,流转土地打造“花海”景观;在“舞蹈文化村”山后孙家村,中道禅舞传人张丽曼公益直播三个月,拉来北京、深圳、重庆的舞者和3000万元的投资,一期已租赁房屋27套,签约入住27人。

      20个特色村的策划,让大水泊凭借“晴耕雨读——耕读小镇”的定位,在国内形成了一个罕见的人文社群。

      让美丽乡村成为“诗和远方”

      越来越多“首席专家”和“新村民”的到来,让本乡本土的大水泊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大水泊已吸引社会资本2亿多元,改建流转了400多栋房屋,乡村变了样,乡亲们生活也有了盼头。而“新村民”的到来,也深深改变着“原村民”的生活方式。

      “苹果花一般是五六朵攒在一起,人工授粉时一定要注意,只可给中间花授粉,周边的花不用去动它,这样结出的苹果才又大又甜。”这一阵子,文登传福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福撂下自己的参棚,却隔三差五往六山张家村跑。

      李传福是文登屈指可数的种植大户,也是大水泊镇首批聘请的10位“首席专家”之一,从2018年开始,在大水泊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他就开始对口帮扶省级贫困村六山张家村。后来,文登区大水泊镇六山张家村农科驿站成立,李传福又担任了农科驿站站长,为大伙免费提供西洋参、苹果、大田作物等技术服务和培训。

      李传福的儿子李琳和儿媳都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他们也回到大水泊镇。像李传福、李琳这样的本土人才,在大水泊镇不在少数。一方沃土养一方人,在人才工作中,大水泊镇既注重引进市外各类人才,又注重扶持,培养本土人才,立足本土优势,坚持就地取“才”、变“材”为才。

      大水泊镇积极推进北京九一同桌教育集团、天福山书院、远山泊书院、马新童中医研究院等高端培训机构,组织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等,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技术,面对面介绍经验,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涌现出来,尽展其才。

      曾经的“涣散村”河东乔家村,在市委宣传部委派的第一书记郭爱华的努力下,村里引进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来村投建花饽饽厂,为14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增收8万元,筹建花饽饽历史博物馆,将胶东花饽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推广。

      在“产业小村”场南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新良利用自己在发展林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成立鼎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安置村民300多人,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推动了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成为群众信任的带头人。

      更多的改变正在大水泊镇悄悄发生着……

      大水泊镇“耕读小镇”模式探索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国学名家李林向与会人员全方位展示了大水泊镇以“人才驱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口子村村党支部书记荣风虎扯着大嗓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和鲁商集团签了约,成立了麦香石磨合作社,还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在清莲河种下了上万株高品质睡莲。

      “如今一年的变化,顶上过去十年!”采访中,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变了样,很多原先不回来的村民回来了,不经常回来的经常回来了。

      “明年,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首席专家制度,聚力特色村落打造,不断发力再上新台阶。”展望未来,滕新强说,大水泊的故事,精彩仍在继续。(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森 通讯员 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