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聚焦

定点就诊、感控升级!威海守好社区诊所第一道防线

2021-01-20 编辑: 宋倩

      社区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也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近日,市卫健委、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不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防疫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诊室、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室等硬件设施设置齐全。同时,随着春节临近,返乡人群增多,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杀和感控措施升级,发热上报机制更加完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等疫情防控措施全方位启动。

      发热患者怎么办?专人引路定点就诊

      “您好,请您出示健康码!”1月18日下午,在环翠区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按要求在预检分诊台出示健康码并扫码登记,医护人员为这位患者测试体温正常后,让他进入全科诊室。“一看一测一查一问,我们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以及陪同人员全部要查看佩戴口罩、测体温、看健康码、问流行病学史等信息,确保疫情防控举措落实落地。”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许伟介绍,如果在预检分诊时发现发热患者,中心设有发热哨点诊室和留观室,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就诊,按照接诊流程进行处置,发热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全部到隔离留观室按照“一人一室”原则进行隔离留观,不得擅自离开。

      19日,在高新区田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佳和同事们对发热留观室仔细消毒。记者了解到,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发热哨点诊室,设有诊室和隔离留观室,确保发热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在这里单独留观。“发热患者都是一人一室。”吴佳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流量大,因此最近他们增强了发热哨点诊室消杀力度,确保环境安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医疗科科长孙宏业介绍,他们要求辖区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对发热患者预检、分诊管理,对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将疑似病例转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各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好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核酸采样点 方便市民就近选择

      18日下午,在环翠区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点,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值班。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核酸采样点后,对辖区内重点地区返回人群以及重点行业人群进行核酸采样,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按照山东省最新通知,对到过或途经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管控政策有所调整,对疫情重点地区中其他低风险地区的人员管控进行1次核酸检测。”据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许伟介绍,中心严格执行最新的核酸检测政策,此外,对院内病区也严格管理,要求住院患者不探视、建议只留一人陪护,对所有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病区安全。

      “你好,请出示一下这两天的消毒记录。”19日,在高新区一家口腔诊所内,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详细查看了消杀记录以及预检分诊台的登记记录。“我们每天会进行三次消毒,其中包括一次紫外线消毒和两次消毒液消毒。”这家诊所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预检分诊台上准备了消毒液和口罩。

      “我们发放了《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承诺书》,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在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有明确醒目的标识,通风良好,人员配置到位。分诊台须设有体温计、口罩、手套、发热病例登记表、宣传资料、简单消毒设施等。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护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手套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孙宏业介绍,近日,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每天在基层医疗卫生场所巡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贾文娟/文 杨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