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Hi视频丨威海老故事《梁氏庄园 (中)》

2021-01-30 编辑: 时英艳

      

      欢迎收看威海老故事。上回咱们说到,位于文登区高村镇万家村的梁氏庄园曾经盛极一时,不管从建筑规模,还是建筑风格,比起烟台栖霞的牟氏庄园都要更胜一筹,那这么大而有特点的梁氏庄园怎么建在人家万家村?这个昔日的庄园主人又有什么样的背景?

      原来啊,梁氏庄园是清代文登首富梁氏家族的宅第,他的第一代主人叫梁萼涵。这梁萼涵为官多年,干过清代道光年间山西、云南巡抚,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位高权重,而且曾经教过咸丰皇帝,这家伙,皇帝的老师,这不得了啊。

      据说清朝道光年间,这梁萼涵告老还乡途经文登高村万家庄时,随同的风水先生向他进言,说这个地方风水怎样怎样好,梁萼涵也感觉兄弟们都集中在老家荣成孟家庄发展不开。于是,道光十七年也就是1837年,梁萼涵从荣成孟家庄搬到这里安家,建起了著名的梁氏庄园。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为扩大庄园规模,梁萼涵的后人又多次大量购地,连年大兴土木,直到民国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才最终建成。

      那位要说了,这做个清朝的巡抚就这么有钱,正常吗?而且还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大兴土木?这位看官,您说到点子上了。没错,这梁氏发家离不了为宦做官,梁萼涵及其子弟为官不洁,到底贪污受贿多少,咱谁也不知道,而梁萼涵最终栽跟头也就栽在这上面。

      前面咱们说过,这梁萼涵在山西、云南担任过巡抚。话说梁萼涵在任山西巡抚以前,为官还是比较清廉的,为百姓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受到人们的好评。道光二十一年,梁萼涵升迁山西巡抚,成为年轻的封疆大吏。上任之初,他就大刀阔斧地革除了一些陋规恶习。尽管这些举措在朝堂上褒贬不一,但他锐气十足,毫不退缩,受到山西百姓的欢迎,还得到道光皇帝的肯定。然而可惜的是,梁萼涵在人生的鼎盛时期,为金钱所诱惑,与盐商勾结,走上了邪路。

      这一贪就有钱,有钱就张狂。据说,他在山西为官时回孟家庄探亲,8个侄子出庄迎接,梁萼涵当场向每个侄子赏银1000两,真是一掷千金,何其大方!要知道,当年出生在咱们威海的武将谷生琰战死疆场,为国捐躯,皇帝赐葬才赏银400两。梁萼涵担任山西巡抚期间,正是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割地赔款,国人心头滴血的时刻,梁萼涵此时却衣锦还乡,挥金如土,这与以身殉国的关天培、发配新疆的林则徐相比,反差何其大也!

      至于他的子孙开赌场,放高利贷,囤积居奇,巧取豪夺,挖空心思就更不在话下。举个例子,相传同村村民田德修有3亩菜园地夹在梁家土地之间,这梁家几次要买,田家不卖;梁家便主动吸收田德修到庄园油坊打杂,然后拉田德修赌钱。

      梁家几双眼对付一双眼,你想这还有老田的好果子吃吗?赌博输了钱,老田的3亩命根子地被押去。梁家在租地给农民种的时候,也是老耍歪心眼子,连草堰子、地头沟、水湾都算在内,1亩地实耕不足8分,就这样巧取豪夺的,到解放前梁家在近20个村庄共占地28800亩,山峦多得更是无法计算。

      当然这人嘛,总是多面的,据说这梁家也有发善心的一面,遇到灾荒年,也给老百姓发救济馒头、救济粥,每年到过年,腊月小年以后,还蒸些饽饽,蒸些发糕,熬些粥,在街上发放,让穷人能将就过个年,周边村的鳏寡孤独还能领到“孤老粮”。不过这些,基本上可以算作地主老财在作秀。

      俗话说,狼性难改,还有句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光绪三年春天,山东大旱,绵延百里寸草不生,百姓饥饿难忍,甚至饿得吃房屋上的草。文登县衙贴出布告要求,一切粮食严禁外运。但梁家却无视官府禁令,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雇用船只从埠口将大批粮食运到外地,牟取暴利。这件事激怒了四乡百姓。一个叫黄二男的刚烈汉子,勇敢地站出来,同梁家抗争,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惊动了慈禧太后。

      这官司结果怎样,告发梁家的好汉黄二男又是怎样的结局?欢迎关注Hi威海新闻客户端,威海老故事下回为您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