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大众日报》聚焦乳山:“游击队”进园,牡蛎搬“新家”

2021-03-03 编辑: 宋倩

      

      3月3日,《大众日报》4版报道《“游击队”进园,牡蛎搬“新家”》,聚焦乳山牡蛎养殖。

      “这两天有雨雪,牡蛎分笼下海的进度咋样?人手够吗?有啥困难随时说。”3月1日,乳山滨海新区工作人员孙吉威和同事再次来到海边的旧牡蛎安置区。眼下,正是牡蛎分笼时节,恰逢雨雪天气,为了不影响养殖户正常生产,不耽误搬迁新牡蛎安置区的进度,孙吉威挨家挨户帮着养殖户解难题、搬“新家”。

      “前两天你们帮忙招工,已经来了20多个人,人手暂时够用,每天牡蛎分笼下海大概1000笼。现在大部分生产材料已搬到‘新家’,等这批笼子下了海,安放物资的旧安置房就可以腾出来了。”牡蛎养殖户林夕广说。牡蛎养殖每半年换一次笼,随着牡蛎的生长每笼装的数量减少,大量的养殖笼要随之更换,目前只待天气转暖,养殖户剩余生产物资下海后,就可全部搬去“新家”了。

      “新家”是指乳山市牡蛎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在这里,乳山沿海的牡蛎养殖户正在大量搬入。

      “原来旧安置区条件受限,上下水不方便,操作空间也相对较小,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养殖的需求。产业园不仅硬件设施齐全、厂房配套完善,还有塔吊、拖车等资源,银行、物流、维修厂等配套资源也会搬进来,出货发货不用到处跑了。”养殖户吴爱民的一品蚝牡蛎养殖公司已经投入生产,数千平方米的厂房干净明亮,牡蛎自动分拣分类流水线快速运转。十几个大养殖池里,一箱箱净化过后的牡蛎等待装箱被发往全国各地。

      经过多年培育,乳山牡蛎养殖面积发展到30万亩,年产量38万吨,产值30亿元,带动2万名农民年均增收近3亿元,养殖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县级单位均居首位。与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乳山牡蛎养殖以个体户为主,管理分散、布局随意性大,养殖用海使用不规范,部分近海养殖加工场所出现“挤乱脏”现象。另外,传统养殖方式占主导,机械化程度偏低,生产效率不高。

      一方面要聚力打造牡蛎全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也要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岸带环境。去年12月份起,乳山启动了海岸带整治攻坚行动,规划建设了两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两处园区如同“牛角”一般,在乳山海岸线的东西两端隔海相望。按照计划,市内牡蛎养殖户从旧的安置区和分散养殖点,分别向银滩两侧的产业园转移,原有的场地将逐步恢复,有的计划打造成滨海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环境;有的经过修复,将恢复原有的沙滩生态。目前两处产业园的一期工程均已于去年建设完成,二期工程将在今年6月完工。产业园不仅可集中安置牡蛎养殖户,还可进行牡蛎暂养、冲洗、加工、出售一体化运营,极大节约了土地成本,实现牡蛎产销一站式服务。

      推进环保发展是产业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清洗车间建有独立的污水管道,污水经过滤、沉淀等多道工序后排放。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后,还将成立专门的物业公司,统一处理生活垃圾与码头平台的养殖垃圾,对养殖垃圾中可再回收的部分重新利用。“产业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可追溯质量体系,确保乳山牡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姜长安说。在产业园中,所有向外输送的牡蛎都能达到统一标准,并且接受检查和监督,这让乳山牡蛎的品质更有保障。(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