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市视察,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期望。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3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今日起,威海新闻网开设“牢记总书记嘱托——‘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三年答卷”专栏,聚焦全市上下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取得的成效,亮出精致城市建设的“威海经验”,展现我市立足新起点打造精致城市建设全国样板的行动举措、信心决心。
威海新闻网讯 大小乔木错落有致,儿童游乐场、环形健身步道、篮球场掩映在绿意中,整个空间如麦浪般高低起伏……3月12日,位于市政府南侧的鲸园文体公园正加紧施工,这座城市“后花园”将在5月正式迎客。
鲸园文体公园施工现场北侧的绿化带中,工人们正分工协作,栽植骨红梅,足球场旁的白皮松、杏梅也即将栽植。只见绿化技术员手持GPS设备,对每一棵苗木进行定点定位,确保符合《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
“绿化面积、种植间距都有讲究。”绿化技术员谢岩松翻开手中的《指标体系》说,这里对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出了明确的数值要求——100%,即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建成区总居住用地面积等于100%。
据悉,《指标体系》共包含22个专项、50项指标,涵盖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公共服务、发展动能、社会治理5大方面,是一份精致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
今年是我市开展精致城市建设的第三年。从最开始无先例可循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我市精致城市建设已经到了由立法、体系、标准等顶层设计构建而成的“深水区”。今年2月1日,《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实施。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我市精致城市建设有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各项工作都实现可量化、可操作。
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前瞻性,我市邀请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成专家组,历时一年多时间,开展了精致城市建设体系及路径研究,对《指标体系》的指标定义、选取原因、计算方法、赋值与年限、约束特性、适用范围、赋值依据等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厘清精致城市的内涵外延、发展战略、建设标准。2019年起,专家组前后赴威进行20多趟实地考察,每次都要深入调研一周左右时间。专家组这样评价:“这是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体系》的50个指标中有自然岸线保有率、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等14个特色引领指标,兼顾自身特点,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彰显威海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时,《指标体系》还为我市打造精致城市建设“全国样板”定下了更高目标,各单个指标都有中期(2025年)、远期(2035年)两个阶段的目标值。例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率,2025年的指标赋值是≥90%,2035年的目标是100%。
市住建局精致城市建设科负责人孟德发介绍,《指标体系》暂定一年试用期。一年中,我市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城市体检具体实践,会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再三验证,适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以满足城市高品质发展的需要,并争取将《指标体系》上升为省级或国家标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于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