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以笔为枪 宣传抗战 ——《大众报》社长袁时若

2021-03-25 编辑: 宋倩

      

      他是中共胶东区委机关报《大众报》的第三任社长兼总编辑;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中出色地组织了出报工作。1939年12月,报社人员被敌人包围于掖县河南村,他掩护部队突围,壮烈牺牲。他是以笔为枪、宣传抗战的著名英烈袁时若。

      

袁时若

      宣传抗战 建立“民先”

      袁时若,1910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县(现临沂市)城里马石猴巷,原名袁照高,威海起义后改名阮志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被破坏后,与组织失掉联系,后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在校期间,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威海卫公立第一中学旧址

      1936年夏,袁时若大学毕业后到威海卫公立第一中学(简称威中)教学,担任初三和高中部的英语教师,他教学有方,教法新颖,要求严格,教学成绩优异,在学生中很有威望。他借助教师身份,利用讲台向学生积极宣传团结抗战的主张,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

      袁时若组织威中学生自治会的干部和学生骨干一起开会,提议将威中学生自治会改为“威中学生抗敌后援会”,教育学生应该结合读书开展抗日后援工作,支持抗日。征得校长同意,威中“抗敌后援会”合法化、公开化,学生们半天读书、半天社会上搞抗日宣传。校园学子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明确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为了抵制音乐教师在学生中教唱靡靡之音,袁时若倡导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抗日救亡歌曲,组织排演《雷雨》《伪君子》等话剧,并把莫里哀的《伪君子》搬上威海民兴大舞台公演,一时间轰动了整个威海。

      这些活动为后来“民先”威海卫地方队部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袁时若组织学生下乡宣传抗日救亡,成立了“民先”威海卫地方队部并任队长。受他影响的学生积极分子车学藻、钟毓祝(章若明)、傅正义、丛天滋(林理明)等十几人,后来都被袁时若、赵野民吸收成为第一批“民先”队员。1938年1月初,袁时若经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介绍重新入党,担任威海卫特别党支部宣传委员。

      袁时若、赵野民带领一部分威海市内的“民先”队员参加了威海抗日武装起义。2月13日,他们随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和特务队参加攻打牟平城和雷神庙突围等一系列战斗,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不久,袁时若被调到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当教员,为学员讲授马列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发挥优势 出色办报

      天福山起义诞生的“三军”,发扬中央红军政治工作传统,利用战斗间隙曾先后出版过《救亡简报》《抗日战报》等油印小报。当“三军”在黄县与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八支队会师后,声势空前壮大。这时,办一张更完善、更充实的大型报纸,及时传播国内外反法西斯斗争信息,已是广大军民的共同期盼。根据中共胶东特委的安排部署,1938年6月初,在黄县文基姜家村“三军”政治部宣传科的小草房里,召开了报纸筹办会议,病榻上的袁时若与曹漫之、贺致平、余鹏、刘汉等十几位同志开会讨论策划。

    

  威海起义旧址——国民党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

      1938年8月,胶东初步开辟和建立了蓬黄掖抗日根据地,三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开始了各项建设工作。袁时若担任胶东文化联合(出版)社编委会委员。9月9日,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成立,袁时若当选为“文协”常委和综合性杂志《文化防线》的主编,后又兼任哲学研究会主任。这一时期,他发挥对哲学有一定研究的优势,经常撰写理论性文章,普及马列主义理论,宣传唯物史观,对普及哲学思想和革命理论做了大量工作,在胶东根据地的文化界、教育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1939年2月,袁时若接替于寄愚担任《大众报》第三任社长兼总编辑。他带领报社全体同志,克服各种困难,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日军罪行和抗日军民奋勇抗敌事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扩大了党的影响。当时的《大众报》开辟有“劳工生活”“抗战青年”等专页及“马列主义讲话”“哲学讲话”“社会科学讲话”等专栏,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把《大众报》办得有声有色。

      袁时若不仅精通英文,对德文、法文、俄文、日文、世界语等也都有深入研究。在抗日根据地,他被称为“胶东小辞典”。他非常重视报社的思想建设,设置了政治课、文化课。尽管工作繁忙,仍抽出时间每星期给工人们讲一次课。袁时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什么是压迫剥削,组织工人们讨论“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还是工人养活资本家”,他讲的有关社会发展史、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以及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等,启发年轻人树立起革命人生观,许多当年聆听他讲课的人,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

     

 1938年8月13日《大众报》

      在《大众报》工作期间,袁时若对报社各道工作环节进行细致梳理,针对编辑部人手一时凑不齐的困难,他便在白天忙完其它工作后,夜里将待用稿件逐一审查,确认合格、盖章后,才送工厂排版。当隐藏在外地的设备到位后,铅印报恢复出日刊,每天有一半稿子是在深夜以后发排,经常忙得夜里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以病弱之躯倾尽心血承担起几个人的工作量。他还亲自和电台的同志一起,刻苦钻研,自行试制收发报机,昼夜寻找新华社的讯号,终于在1939年11月接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之后建立起与新华社的电讯联系。

      身先士卒 壮烈牺牲

      1939年,日军对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冬季大“扫荡”。这年秋,胶东特委机关、党校和《大众报》社从原驻防地莱西张格庄一带,迁转到了皂户村、上庄村一带。12月9日,报社人员正在筹备召开纪念一二·九四周年晚会,忽闻敌人已逼近机关驻地,报社和区党校合编为一个大队,组织紧急转移。由于夜黑雪大,天寒地冻,山路崎岖,直至第二天拂晓才走出十多里,到达招远、掖县交界的三元乡河南村,部队准备休息时,突遭敌人包围。危急时刻,袁时若和党校校长李辰之沉着指挥,组织有武器的人员分头带队突围,他自己则和李辰之爬到房顶阻击敌人。

      战斗持续了一个上午,敌军4次冲击都未进村,机关已经大部分转移。最后敌人施放毒气,使人窒息喘不过气来。袁时若身先士卒,掩护同志们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莱州烈士陵园

      男儿一身英豪气,直挺身躯战敌顽。袁时若为他的信仰和革命事业战斗到最后一息,把生命定格在29岁。第二年清明节,胶东区400多位党政军民代表在河南村隆重召开追悼大会,沉痛悼念在河南战役中壮烈牺牲的袁时若等61位烈士,并在烈士墓地竖起“河南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建国初期,烈士遗骸和纪念碑移至莱州烈士陵园,供更多的后人瞻仰怀念。(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