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货物外包装预防性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等内容。
3月5日,市市场监管局和经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威海港青威集装箱码头,实地检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的消杀情况。港口消毒过程是什么样的?作业人员又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5日上午10时,来自俄罗斯的集装箱首先经过消毒箱进行雾化消毒液“淋浴”,然后经过龙门式自动消杀系统进行消杀,通过两道防线用时约40秒。
“港口每天卸载进口集装箱在600至700个,通常来自低风险地区的集装箱只要进行一次龙门式自动消杀即可,但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集装箱则要再进行一次箱式消毒。”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安全主管吴福德说。
随后,执法人员查看了港口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与体温测量记录情况,并要求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三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每天多次体温测量”的要求,动态监测身体状况。
检查结果显示,进口集装箱消毒记录、核酸检测记录、体温记录等较为规范,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当天,执法人员还来到威海大企汽车装饰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一辆拉着集装箱的货车进入厂区并停靠,工作人员立即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对外部进行全方位的消毒,随后打开集装箱门,对内部货物从外到里喷洒消毒液,关闭车门停留30分钟以保证消毒效果,在卸货时对未消毒到位的货物进行补充消毒,清空货物后对集装箱内部进行再次消毒。
经过口岸环节、交通运输环节、企业环节的消杀,进口非冷链商品才真正“踏上”了威海的土地。
在现场检查消毒过程是否规范后,执法人员还抽查了企业的消毒记录表、核酸检测台账、培训记录等。“像消毒照片、记录表至少要留存2年。”经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科刘华亭说道。
检查结果显示,该公司台账完善、人员操作及防护较为规范、消毒意识较强,但台账中消毒剂批号、有效成分含量填写错误,执法人员现场对其指导修改。
自今年1月,市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专班成立以来,全市消杀集装箱外壁30462箱次、内壁8084箱次、货物外包装588842件次、运输工具18788辆次;对全市作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10994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山东冷链”系统非冷链模块注册企业879家、到货报备3989单、上传消毒证明90074个。
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对不提前报备、不能提供消毒记录等企业进行依法依规查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企业主,请及时登陆山东冷链系统非冷链模块(http://117.73.254.122:8099/)报备进口货物信息并上传消毒记录,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拨打电话5223356进行咨询。(来源:威海市场监管)
3月5日,市市场监管局和经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威海港青威集装箱码头,实地检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的消杀情况。港口消毒过程是什么样的?作业人员又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港口每天卸载进口集装箱在600至700个,通常来自低风险地区的集装箱只要进行一次龙门式自动消杀即可,但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集装箱则要再进行一次箱式消毒。”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安全主管吴福德说。

检查结果显示,进口集装箱消毒记录、核酸检测记录、体温记录等较为规范,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当天,执法人员还来到威海大企汽车装饰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经过口岸环节、交通运输环节、企业环节的消杀,进口非冷链商品才真正“踏上”了威海的土地。


自今年1月,市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专班成立以来,全市消杀集装箱外壁30462箱次、内壁8084箱次、货物外包装588842件次、运输工具18788辆次;对全市作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10994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山东冷链”系统非冷链模块注册企业879家、到货报备3989单、上传消毒证明90074个。
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对不提前报备、不能提供消毒记录等企业进行依法依规查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企业主,请及时登陆山东冷链系统非冷链模块(http://117.73.254.122:8099/)报备进口货物信息并上传消毒记录,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拨打电话5223356进行咨询。(来源:威海市场监管)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张雅文
复审:颜燕军
编辑:张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