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6日是第15个国际社工日,今年国际社工日的主题是“汇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作为广大优秀社会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各级和谐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践行“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胸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理想、专业追求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参与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困境人群、协同社会治理等多条战线上,持续发光发热。现推出第四届齐鲁和谐使者以及第四届威海和谐使者风采展播。
齐鲁和谐使者 赵 波
赵波,威海市社会组织创新创业园总干事。在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和作用,通过社工机构、人才和项目的发掘与培育,推动了威海社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投身一线社会工作服务。自2013年起,赵波在威海本地从事社区一线社会工作服务工作,陆续进入前进、光明等30余个社区,主导或参与开展了禁毒防艾、临终关怀、邻里纠纷调解、防止家庭暴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融入等一线社工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约1600小时,积累了丰富的社工实践经验。
培养本地社会工作机构。赵波全面负责双创园公益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发掘、引进、培育和社工项目及服务的实施。引进善若社工及华益社工两家社工机构,发掘并培育出银河社工、爱家社工、爱润社工、飞扬社工、微力社工、博爱社工、海星公益、融沃社工等20余家威海本土社会工作机构,推动了本土社工机构及社工从业人员职业化健康发展。赵波陆续为全市20余家社工机构开展机构督导及项目督导工作,保证和推动了社工机构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由赵波主导并建立的创新创业园组织引进、组织培育、项目活动评估等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现已经成为威海各区市创新创业园及社工机构主要参考的管理制度模板,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投身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赵波陆续策划并带领驻园6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精准扶贫专项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工机构总计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相关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服务覆盖全市120余个社区,受益人群涵盖面广,直接受益人数众多,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益。
齐鲁和谐使者 于继凤
于继凤,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蓝天救援队队长助理。在疫情防控和志愿救援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做抗疫的“逆行者”。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作为新冠疫情防控重点科室的负责人,于继凤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她还时刻牢记自己社工的身份,对在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服务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帮助重点防控人群适应隔离环境、缓解对医疗处置的恐惧、赶走坏情绪,为重点防控人员及家属带来健康科普知识、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心理支持,极大程度地安抚了部分重点防控人员的焦虑、抵触情绪。
做救援的“先行者”。疫情非常时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于继凤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作为文登区蓝天救援队的骨干成员,2020年她带领队员组织实施“蓝天救援.救在身边”公益培训30多场次,惠及人群1万余人,普及疫情防控、应急救援、逃生自救、灾害预防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实践中诠释了“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做公益的“实践者”。于继凤充分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志愿活动60多次。利用自己所学的社工知识和方法,帮助4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学校的充分认可。
齐鲁和谐使者 杨洪政
杨洪政,环翠区华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献身公益服务10余年,在专业化、职业化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书写着“助人自助”的故事。
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疫情发生以来,杨洪政第一时间捐出31个电子红外枪式体温计、6只高音喇叭等物资(价值8000多元)给21个社区用于防控工作。开通2条心理服务热为居民做心理调适,共服务国内求助90余次。从大年初三开始投入到防控一线,累计防疫时长461小时。
创新社区戒毒模式。杨洪政参与禁毒宣传168场,受益5万余人。在他的帮助下,有7名吸毒者成功戒除了毒瘾,走向了新的生活。建立了“1=1+N+3”禁毒工作模式,实行禁毒社工10步工作法。即建立1个禁毒平台=每1名禁毒社工+N名禁毒志愿者,服务3个层面(吸毒者、市民、社区),等到了各级广泛认可。
关爱服务特殊群体。13年间为116位老人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使他们祥和宁静地走完了最后的人生,对逝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尽快地投入新的生活。杨洪政服务在社区,调解和维护稳定是他常态化的工作,近年来共为35位居民进行了调解,达到双方满意,避免了矛盾的升级。杨洪政设计了“电影让我们在一起——关爱外来务工者文化生活项目”“紧握您的手、我们都是好兄弟——外来务工者关爱项目”等一系列关爱和普法活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300余名。
齐鲁和谐使者 勇 健
勇健,威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联部主任、教授。多年来带领威职新北海社工协会做实社工项目,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做好社工一线服务。勇健在2014年发起成立威职新北海社工协会,定期走进社区开展陪伴关爱自闭症儿童和福利院老人等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精神。疫情期间,勇健录制疫情系列微课、带领新北海社工协会通过手工爱心坊、书山行等支持一线抗疫工作,在山东济南部分社区宣传防疫知识,参与联防联检执勤、防疫值班等,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培养优秀社工人才。勇健积极践行送教下乡社会实践的工作理念,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学员送教下乡,并带领学员深入古北社区、泊于镇泊于家村等社区一线进行社会工作实践,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社工人才,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社团辐射作用。为孙家疃社区等社区群众举办 “快乐同行亲密之旅”“青春无悔”等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工作坊,从增强权能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给予支持,惠及社区群众上千人。成果获得山东省精品项目2项,威海市优秀社工项目1项,威海市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
齐鲁和谐使者 于 静
于静,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的广域性、有效性,精心策划项目,不断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增能培优,扩大社会工作宣传效能,走出一条特色社工服务之路。
创新服务模式,走向专业道路。采用“政府资金引导、爱心企业冠名赞助、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社工运行保障”的服务模式专业社工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比例不断增加,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社工+志愿服务新架构,在助老爱老、扶贫助残、心理辅导等各方面利用专业社工优势引导走向专业化道路。
精心策划项目,精准服务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多方面发挥社工力量,策划出“爱心飞扬 温暖荣成”“心旅阳光”“冬送温暖 夏送清凉”“百岁老人公益行”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精准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培养公益人才,注重宣传推广。于静组建荣成市志愿者学院,定期对各团队组织负责人进行专业社工培训,开展团建活动,为各团队增能培优。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项目大赛”,助力各团队更加专业的开展各类社工项目。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社工并投身社会工作,于静十分注重宣传的力量,摄制大量照片、视频,并广泛在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荣成各大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在荣成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多档固定栏目,定期采访优秀社工和志愿者,提高其荣誉感的同时向大众普及社工知识。
齐鲁和谐使者 史 玲
史玲,威海市中医院神志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威海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既做一名好医生,又当一位好社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杏林春暖、医德为先”。
借助专业优势,“身心兼治”服务病患。工作中充分利用既为医师、心理咨询师又为社工师的优势,将心理疏导、医务社工师的工作有效融于在日常诊疗活动全过程,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心身共调的独特诊疗方法,既治身病,又治心病,既做一名好医生,又做一名好社工。每天接待数十名患者,耐心解答各种疑问,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就诊住院,及时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沟通。
强化宣传疏导,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疫情期间,撰写了中医日常防护《今日金句 今日一招》18篇,其中9篇发表于“威海市中医院”“威海中医”“威海发布”等多个公众号,普及中医心理防护知识及日常保健小妙招;撰写了配乐朗诵《抗疫路上 你我同行——与患者的一封家书》1篇,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普及科学常识,关爱百姓健康。2020年度被选聘为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心理健康类成员、威海市总工会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参加科普宣传19场次,受众逾千人才。完成的 “中医药知识科学普及及实施路径创新研究”的调研报告获社科联三等奖。
齐鲁和谐使者 姜赛赛
姜赛赛,山东万福苑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将最美年华投身伟大的养老事业,积极推进技能培训全覆盖、标准全覆盖,关爱托底困难老人。
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作为“80后”,她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养老事业,积6年之功钻研业务,成为养老事业的行家里手。注重在服务一线推动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实现标准化培训全覆盖,累计培训员工372人次,获得护理资质人员达95% ,让老人享受到更专业、规范的标准化护理服务。
推进服务标准全覆盖。作为机构养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带头人,结合基层实践形成《荣成市万福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涵盖完善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岗位工作四大标准体系和明细表等269小项。以标准实施促进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不断完善,提升了老人的满意度,为打造“山东知名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爱托底困难老人。工作之余,姜赛赛时常去帮助福利院中的老人。福利院中的老人很多无儿无女、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她就充当起了“女儿”的角色,为老人们疏导心理、教老人唱歌、带领老人跳舞,因为这个“女儿”老人们脸上露出了许多笑容。她靠着自己的热情与奉献感化老人,慰藉老人的精神生活。带领公寓青年骨干发起党员志愿活动,为贫困、失独老人送慰问、送关爱,帮忙老人们走出生活的阴影,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齐鲁和谐使者 刘 娜
刘娜,威海市环翠区沐浴阳光老年公寓护理部主管、威海市环翠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11年以来她任劳任怨,甘作奉献,凭借一份炽热的爱心,不断创新护理模式,量身定制护理方案,赢得了上级领导、广大职工以及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扎根养老护理一线。刘娜自2009年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以来,扎根一线,为失能、半失能以及患有认知症的老人们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亲情化护理服务,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她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带出了一支充满爱心和凝聚力的护理团队,老人及家属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创新养老服务“标杆”。刘娜带领团队制定和完善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严格按照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对每项服务作出了具体要求,对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进行了规范,对服务项目进行了程序化的规定,使得沐浴阳光养老连锁以高标准顺利通过养老服务认证,成为山东省内首家通过养老服务认证的养老企业。
提升居家照护技能。2019年9月,环翠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协会举办养老照护技能培训,采取“培训+进社区”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安度晚年。刘娜主动向领导请缨,走进34个社区,培训宣传老年人照护知识,发放2000多本《介护技能照护手册》并讲解示范,获得了各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舍小家顾大家战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身为护理主管的刘娜毅然带头驻院,舍小家顾大家,66天的封闭管理,她带领着全体护理员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坚守护理一线,实行“24小时”守护、“360度”防护,全力以赴做好老人们的安全防控。(来源:威海民政)
齐鲁和谐使者 赵 波
赵波,威海市社会组织创新创业园总干事。在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和作用,通过社工机构、人才和项目的发掘与培育,推动了威海社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培养本地社会工作机构。赵波全面负责双创园公益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发掘、引进、培育和社工项目及服务的实施。引进善若社工及华益社工两家社工机构,发掘并培育出银河社工、爱家社工、爱润社工、飞扬社工、微力社工、博爱社工、海星公益、融沃社工等20余家威海本土社会工作机构,推动了本土社工机构及社工从业人员职业化健康发展。赵波陆续为全市20余家社工机构开展机构督导及项目督导工作,保证和推动了社工机构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由赵波主导并建立的创新创业园组织引进、组织培育、项目活动评估等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现已经成为威海各区市创新创业园及社工机构主要参考的管理制度模板,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投身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赵波陆续策划并带领驻园6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精准扶贫专项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工机构总计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相关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服务覆盖全市120余个社区,受益人群涵盖面广,直接受益人数众多,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益。
齐鲁和谐使者 于继凤
于继凤,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蓝天救援队队长助理。在疫情防控和志愿救援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做救援的“先行者”。疫情非常时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于继凤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作为文登区蓝天救援队的骨干成员,2020年她带领队员组织实施“蓝天救援.救在身边”公益培训30多场次,惠及人群1万余人,普及疫情防控、应急救援、逃生自救、灾害预防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实践中诠释了“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做公益的“实践者”。于继凤充分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志愿活动60多次。利用自己所学的社工知识和方法,帮助4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学校的充分认可。
齐鲁和谐使者 杨洪政
杨洪政,环翠区华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献身公益服务10余年,在专业化、职业化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书写着“助人自助”的故事。

创新社区戒毒模式。杨洪政参与禁毒宣传168场,受益5万余人。在他的帮助下,有7名吸毒者成功戒除了毒瘾,走向了新的生活。建立了“1=1+N+3”禁毒工作模式,实行禁毒社工10步工作法。即建立1个禁毒平台=每1名禁毒社工+N名禁毒志愿者,服务3个层面(吸毒者、市民、社区),等到了各级广泛认可。
关爱服务特殊群体。13年间为116位老人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使他们祥和宁静地走完了最后的人生,对逝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尽快地投入新的生活。杨洪政服务在社区,调解和维护稳定是他常态化的工作,近年来共为35位居民进行了调解,达到双方满意,避免了矛盾的升级。杨洪政设计了“电影让我们在一起——关爱外来务工者文化生活项目”“紧握您的手、我们都是好兄弟——外来务工者关爱项目”等一系列关爱和普法活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300余名。
齐鲁和谐使者 勇 健
勇健,威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联部主任、教授。多年来带领威职新北海社工协会做实社工项目,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优秀社工人才。勇健积极践行送教下乡社会实践的工作理念,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学员送教下乡,并带领学员深入古北社区、泊于镇泊于家村等社区一线进行社会工作实践,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社工人才,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社团辐射作用。为孙家疃社区等社区群众举办 “快乐同行亲密之旅”“青春无悔”等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工作坊,从增强权能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给予支持,惠及社区群众上千人。成果获得山东省精品项目2项,威海市优秀社工项目1项,威海市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
齐鲁和谐使者 于 静
于静,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的广域性、有效性,精心策划项目,不断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增能培优,扩大社会工作宣传效能,走出一条特色社工服务之路。

精心策划项目,精准服务群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多方面发挥社工力量,策划出“爱心飞扬 温暖荣成”“心旅阳光”“冬送温暖 夏送清凉”“百岁老人公益行”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精准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培养公益人才,注重宣传推广。于静组建荣成市志愿者学院,定期对各团队组织负责人进行专业社工培训,开展团建活动,为各团队增能培优。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项目大赛”,助力各团队更加专业的开展各类社工项目。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社工并投身社会工作,于静十分注重宣传的力量,摄制大量照片、视频,并广泛在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荣成各大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在荣成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多档固定栏目,定期采访优秀社工和志愿者,提高其荣誉感的同时向大众普及社工知识。
齐鲁和谐使者 史 玲
史玲,威海市中医院神志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威海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既做一名好医生,又当一位好社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杏林春暖、医德为先”。

强化宣传疏导,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疫情期间,撰写了中医日常防护《今日金句 今日一招》18篇,其中9篇发表于“威海市中医院”“威海中医”“威海发布”等多个公众号,普及中医心理防护知识及日常保健小妙招;撰写了配乐朗诵《抗疫路上 你我同行——与患者的一封家书》1篇,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普及科学常识,关爱百姓健康。2020年度被选聘为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心理健康类成员、威海市总工会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参加科普宣传19场次,受众逾千人才。完成的 “中医药知识科学普及及实施路径创新研究”的调研报告获社科联三等奖。
齐鲁和谐使者 姜赛赛
姜赛赛,山东万福苑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将最美年华投身伟大的养老事业,积极推进技能培训全覆盖、标准全覆盖,关爱托底困难老人。

推进服务标准全覆盖。作为机构养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带头人,结合基层实践形成《荣成市万福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涵盖完善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岗位工作四大标准体系和明细表等269小项。以标准实施促进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不断完善,提升了老人的满意度,为打造“山东知名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爱托底困难老人。工作之余,姜赛赛时常去帮助福利院中的老人。福利院中的老人很多无儿无女、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她就充当起了“女儿”的角色,为老人们疏导心理、教老人唱歌、带领老人跳舞,因为这个“女儿”老人们脸上露出了许多笑容。她靠着自己的热情与奉献感化老人,慰藉老人的精神生活。带领公寓青年骨干发起党员志愿活动,为贫困、失独老人送慰问、送关爱,帮忙老人们走出生活的阴影,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齐鲁和谐使者 刘 娜
刘娜,威海市环翠区沐浴阳光老年公寓护理部主管、威海市环翠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11年以来她任劳任怨,甘作奉献,凭借一份炽热的爱心,不断创新护理模式,量身定制护理方案,赢得了上级领导、广大职工以及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创新养老服务“标杆”。刘娜带领团队制定和完善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严格按照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对每项服务作出了具体要求,对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进行了规范,对服务项目进行了程序化的规定,使得沐浴阳光养老连锁以高标准顺利通过养老服务认证,成为山东省内首家通过养老服务认证的养老企业。
提升居家照护技能。2019年9月,环翠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协会举办养老照护技能培训,采取“培训+进社区”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安度晚年。刘娜主动向领导请缨,走进34个社区,培训宣传老年人照护知识,发放2000多本《介护技能照护手册》并讲解示范,获得了各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舍小家顾大家战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身为护理主管的刘娜毅然带头驻院,舍小家顾大家,66天的封闭管理,她带领着全体护理员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坚守护理一线,实行“24小时”守护、“360度”防护,全力以赴做好老人们的安全防控。(来源:威海民政)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张雅文
复审:颜燕军
编辑:张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