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食堂送点白菜,放在哪?”“我家种的葱吃不了,看看哪天做给长辈们吃了吧。”临港区汪疃镇后白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曲本荣一边忙着接过村民送来的蔬菜,一边指挥着志愿者准备食堂正式开业的午餐。
曲本荣带记者来到“信用丰菜园”,这是后白鹿村的信用制菜园。村里的志愿者们通过劳动换取农村信用分,菜园产出的蔬菜直供“幸福食堂”,冬季没有蔬菜的时候,食堂就靠大家捐款采购或直接捐蔬菜记入农村信用积分的方式保障运营。
后白鹿村集体经济与汪疃镇其它村庄比相对薄弱,2020年才刚刚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村集体很难负担1-2个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村里施行的“信用+志愿”机制很好的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问题。现在,这家“幸福食堂”基本是靠志愿者帮助运转,目前,全村初步培训了11名志愿者,后期,对于自愿来工作的村民,后白鹿村也将给予他们一定的信用积分奖励奖励,保障食堂运营的连续性。
在汪疃镇石家泊村,幸福食堂中同样饭菜飘香。该幸福食堂面积200平方米,能保障40人同时用餐,同时配有理发室、洗衣房等公共服务设施。该村食堂除同样采用“信用+志愿”模式,按照“规范建设年”的总体要求,对食堂进行了规范化设计,制定了一系列食堂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将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提升到了餐饮行业标准,同时采取了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确保办好有温度的幸福食堂。
汪疃镇还将制定详细的信用积分管理细则,广泛招募村民志愿者从事食堂服务工作,让志愿者们在奉献爱心时能够获得相应的信用积分激励,弘扬美好乡风、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来源:今日汪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