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大山深处,两代守护者完成一场“红色接力”

2021-04-09 编辑: 宋倩

      4月2日7时许,清晨的阳光洒在12.24米高的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前。凑近一看,一个人正站在塔座上,一只手扒着塔座,一只手拿着系着毛笔的长竹竿,一点一点仔细给纪念塔上的字迹重新上红漆。

      “手要稳,不能让漆掉在碑上。”说话的这位头发灰白、皮肤黝黑的“油漆工”,是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文登教学管理办公室管理科科长、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馆长黄祖文。每年清明节前,他都要把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和其他标志座碑上的刻字用红漆细细描绘一遍。

      纪念塔上焕然一新的553个刻字,是黄祖文29年来对革命先辈铭记和缅怀的一种方式,也见证着大山深处两代守护者的一场文物守护“红色接力”。

      刷完纪念塔上的漆,黄祖文看了眼手表,快步往纪念馆走去。当天上午,有7个批次的团体到天福山起义遗址参观,临时还有200多名小学生,他要把各个团体的路线进行优化调整,争取让每个团体的参观体验达到最佳。

      安排好路线后,黄祖文开始在遗址内巡逻,看到地上有垃圾就立即捡起来。108亩草木葱茏的景区、6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智慧化多媒体展示……黄祖文说,如今的天福山起义革命遗址,再不是从前的样子。

      1992年,黄祖文成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那时候,时任纪念馆馆长的宋爱华带着黄祖文等人在420平方米的纪念馆里围着50余件文物转,每天吃住在山上,日夜守护着革命遗址,为前来瞻仰革命历史的人们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

      怎么才能讲好天福山上的革命故事?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光荣历史的革命文物是最生动的教材,也是两代馆长心中最要紧的宝贝。不忙的时候,宋爱华、黄祖文等人骑着自行车去各个村庄走街串巷,看到百姓或者文物收藏者有革命物件,就苦口婆心进行劝说,共搜集到400余件革命物件。

      黄祖文眼中最珍贵的,要数天福山起义的重要领导者之一林一山曾经佩戴过的两块手表。借着能接触到革命前辈后代的机会,黄祖文总是不失时机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劝说他们捐献父辈留下的革命物件。2019年,在黄祖文的反复劝说下,林一山之子林豹将林一山在战争年代佩戴过的两块手表从上海送到纪念馆永久珍藏。

      “守好天福圣地,讲好天福故事,赓续天福精神”是老馆长交给黄祖文的“接力棒”,也是他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胶东特委临时会址是几间茅草屋,每隔几年就要重新修缮一次屋顶。前两年,黄祖文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周围几十个村子,挨个打听,最后在二十公里外的村子里找到所需的苫草,再去四处寻找会这门手艺的老苫匠,才让起义会址一直保持古朴、完整的模样。遗址内的上百棵龙柏、几十棵雪松、50多米长的淡竹林也是两代守护者们亲手栽下的。

      2019年以前,黄祖文几乎全年无休,为了让学习革命精神的人们不白跑一趟,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坚持全年开放。即使大雪纷飞,他也从来没请过一天假。2010年,一场大雪把他困在山里整整四天,当进山的道路打通后,大家都问他是怎么熬过来的。黄祖文笑道:“还好有点玉米面,喝了几天玉米面粥。”

      守着深山29年,黄祖文既是馆长,又是保洁、保安、园林工人。不过,48岁的他越干越起劲,因为大山深处的“新客”和“老客”越来越多。黄祖文说,纪念馆最多一年接待了7万人次,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这个记录还将不断刷新,有的家长每逢节日就带着孩子来看望英烈,长眠着武装起义及战争年代牺牲的279位英烈的烈士坟茔前的鲜花常年娇艳如新。

      黄祖文的微信名是“天福红枫”,头像就是天福山上的红枫树。黄祖文说,天福山上一共有两棵红枫,一棵在纪念塔旁,另一棵在起义临时会址旁,是他2004年栽下的,虽然枫树枝叶细小,但常年都是红色。每年这个时候,红枫就会萌发出火红的新芽。

      采访结束离开天福山起义遗址时,黄祖文就像枫树那样立在山下。这时,两个声音仿佛从大山深处传来——那是17岁刚到这里的宋爱华,“每当想起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时候,再苦再难我也心甘情愿。”那是19岁刚到这里的黄祖文,“守着家乡就该出份力,把革命文物保护好,把红色基因传给下一代!”(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王海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