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跟党走。为立足本地特有历史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4月13日,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我市组织学生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国安教育一堂课”活动,并通过新华社全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带领全市中小学生回顾峥嵘党史、牢记国家安全,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国家安全头等大事。威海正因为国家安全而诞生。2020年以来,我市整合全域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将以甲午国殇为代表的国家安全屈辱史,以天福山起义、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泰民安的抗争史,和以郭永怀为代表的献身国家安全奋斗史融为一体,在刘公岛上打造了全国首个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并面向党员干部、国安干部、一般群众、部队官兵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开放。
下午2点,当日课程正式开始。参加活动的50余名学生登上东泓炮台,跟随现场讲解,回顾甲午战争的惨痛教训;随后,同学们又来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在参观学习中反思近代以来国家安全历史教训,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安全作出的伟大实践,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根植心中。
通过现场讲解,结合历史史料和实物展陈,这场历时1个半小时的现场授课将我国百年以来的屈辱、奋斗、牺牲、复兴史进行了生动的展示,为现场“听课”的同学带来了一堂生动直观的国家安全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课。“以前,总认为国家安全离我非常遥远,今天学习后我才发现,国家安全就在我的身边。我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粮食、节约用水,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城里中学初一十一班学生王鸿博说。
现场讲课外,我市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组织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实验高级中学、城里中学、鲸园小学等中小学校学生在校园内同步收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国家安全的丰富内涵。“这次直播课可以让学生们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更加了解我市的红色历史,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帮助他们树立国家安全意识,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威海职业学院经贸学院辅导员张禹说。
把基地建起来,更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整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开展起来。经过一年时间的全力打造,教育培训基地已形成以“国家安全头等大事”一个龙头版块,统领“国家安全 警钟长鸣”“国家安全 来之不易”“国家安全 关系你我”三个专题版块的总框架,成为全国各级各界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和青少年游学等活动的重要平台。
“威海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这里拥有独特的历史资源,对于长鸣国家安全历史警钟,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说,活动后,还将继续收集与甲午战争、党史等相关的照片,对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再挖掘,进一步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活动前期,新华社对我市“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进课堂活动”给予了积极关注、统筹拍摄。目前,已根据活动内容制作完成《刘公岛上忆国殇 唱响少年梦》视频,视频将纳入新华社《中小学德育学堂》节目,并于国家安全日周(4月15日)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出。《中小学德育学堂》节目目前已覆盖全国30余省份共计八千万中小学生,山东省已有13地市播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沈道远 田小禾/文 杨正 王茂忠 王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