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纯银镀金的纪念章,是为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特制的,颁发给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作出贡献的参与者,其中包括郭永怀同志……”4月9日,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讲解员正在为高新区第19批“寻访红色印记,追忆入党初心”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的学员进行讲解。
像这样的学党史文明实践活动,如今正在高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新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寻访红色记忆、特色宣讲、志愿服务、为民办实事等形式,将文明实践活动践行到党员干部工作中和百姓日常生活中,将党史知识传入寻常百姓家。
党史教育形式活起来
“老乡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小梁说事》,我是咱们镇上宣传办的小梁……”每周一期的《小梁说事》如期播报。为提升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初村镇创新党史学习方式,他们在镇级总台开辟《小梁说事》党史特辑,讲解党的政策理论,传递党的成功经验,深受大家喜欢。
田和街道以文化为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他们通过举办剪纸、面塑、唱革命歌曲、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此外,高新区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通过举办“悟百年党史 谱高新区新篇”高新区献礼建党百年书画巡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将书画展览与志愿宣讲有机结合,让更多市民在艺术体验中领悟党史。
志愿宣讲活动动起来
党史教育宣讲除了创新形式,宣讲人也很重要。只靠党员干部是不够的,更需要深入群众中,让群众从学习者变成传播者。
有着70多年党龄的张云昌是田和街道“小喇叭”微宣讲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宣讲志愿者。近日,他来到高新区实验小学,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像张云昌这样的宣讲志愿者,在高新区已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志愿宣讲队。他们深入辖区社区课堂、活动现场、社区食堂等场所,利用党员学习、社区活动、餐前一刻钟等零散时间,开展“‘小喇叭’微宣讲”“支部书记讲党史”党史宣讲志愿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超4500人。
为民办实事干起来
党史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大力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
高新区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来自高新区各部门、镇街的党员干部,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坚守初心,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高新区检察院干警走进校园,以“保护自我、防范侵害”为主题,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话题设置及多媒体展示,讲解性侵犯和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应对方法,教导学生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增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高新区建设局工作人员指导业主借助司法方式,解决大岚寺92号楼房产证办理难题,治好业主的“心头病”;高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上门为不能到办税服务厅缴税的老人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截至目前,高新区整改各种问题523件,解决了13件长期困扰居民的历史遗留问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