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政策精准“滴灌”,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水平

2021-05-04 编辑: 谭立勇

 

   聚焦“高度关注、着力解决”问题系列报道⑲

    4月29日上午11时,随着掌声响起,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的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结束。参会人员一边走出会场,一边三三两两讨论着:“真不白听,心里敞亮多了。”

    企业发展需要土地,产业升级需要土地,招商引资更需要土地。土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核心要素,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配置,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选题,也是当前我市要着力化解的重点问题。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关注破解要素制约。

    事实上,在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中,我市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先后出台先租后让、弹性年期、70%地价、边角地等20余项优惠政策,着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但统计申报数量后发现,这些政策在实际中应用的并不多。

    梳理原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刚坦言,土地管理利用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作为土地和规划主管部门,面对当前土地要素保障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对政策的深入解读宣传还不到位,主动沟通服务意识尚有欠缺,而各区市、开发区在土地利用方面也存在习惯“走老路”的情况。

    正因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过近1个月的组织筹备,召开了本次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目的非常明确:把近年来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最新政策变化和工作要求,以及我市的具体情况讲清楚、讲透彻,更好发挥土地要素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助推剂”“加速器”作用。

    这场会议,一开就是两个小时。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都剑光将项目从产生用地需求到最终落地的全流程、全链条,但凡跟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沾边”的,一律掰开了说、揉碎了讲,“包教包会”的意图清晰可见。

    不仅有东西听,还有东西拿。每名参会人员桌上都摆着一份《土地要素保障政策法规汇编》,册子不算厚,全文82页,却“网罗”了国家、省、市近年来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方面陆续出台的涉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较为常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册子内容的摘选也很有讲究,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从繁长的文件条款中查找出与我市实际情况“粘合度”最高的一两条,进行收集整理。每条政策要点后,还附有对应承办科室的联系方式,以便企业随时对口咨询沟通。

    众所周知,时间对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先行一步往往就意味着占据了先机。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性研发了“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只要登录对应网址,就可直接、快速、实时查看项目拟选址用地的基本情况,协助各相关部门及项目决策者、一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判断地块能否依法依规利用,以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始阶段掌握工作主动,确保项目更快速、便捷落地。

    着眼充分发挥土地要素保障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对全市存量土地资源进行了逐宗摸底排查,每宗存量土地的位置、面积、性质一目了然,汇总起一本可随时翻阅的《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资源手册》,有了这份“宝典”,急于落地的项目就可以寻找“心仪”的地块。张刚表示,加大内涵挖潜和存量资源利用,是破解土地“紧缺”与“沉睡”矛盾的有利途径,把存量土地资源“用”起来,将优质项目“装”进去,不但可以消化存量土地,还能快速推动项目落地,解决新增指标不足的问题。

    据悉,不但各区市、开发区及相关市级部门能听到这堂课,下一步,全市各镇、街道的一线工作人员也能听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这堂深入浅出的政策宣讲和解读课。早在会议筹备阶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从和土地要素保障关联度高的8个科室、单位中,抽调了12名业务骨干人员,计划在5月份组成两组宣讲队伍,主动上门到各区市、开发区,再进行一次现场宣传和讲解,让每名基层管理和招商人员都能成为土地要素保障的“行家里手”。

    ■专家建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浩提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提升土地资源基础保障作用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对建设用地管控趋严趋紧,土地开发利用由粗放式投入转为内涵挖潜提升阶段。如何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找到高质量发展和依法依规利用土地资源的“最佳平衡”点,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威海市是目前我省四个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之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承担单位,该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浩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优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研究。他认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初期项目选址要秉承“以势为基、向易而行”的原则,不突破“三条控制线”,择易而落,并尽量使用现有存量土地资源。在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方面,一定要以实为本、眼光向上,项目质量要扎实可靠,并紧盯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专项指标,争取把项目列入省级“大盘子”。要最大化发挥土地价值,健全完善市场化竞争机制和配套政策,善于用好用活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用地成本。另外,要牢固树立依法依规、严格规范用地理念,摒弃“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以土地利用良好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

    土地管理利用是一项政策性、约束性极强的工作,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加强政策研究解读、主动靠上服务方面多下功夫,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做到政策和服务“前置”,全力发挥土地要素的支撑保障作用。(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