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聚焦

碧水蓝湾入画来

2021-05-13 编辑: 仲鹤

傍海的威海公园、环境优美的羊亭河湿地公园、网红打卡地东浦湾海水浴场……眼下的威海,一处处亲水、伴水的景观带秀色可餐,威海人的幸福也流淌在这“河湾湖海”里。

2020年,威海水环境达标指数全省第一,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全省最优。一直以来,威海坚持河海统筹、水陆共治,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出台水污染防治措施、海岸带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可行性文件;“三长合一”创新水域一体治理模式,全力构建水生态保护新格局。

防治“两手抓”构建水生态保护新格局

进水COD600mg/l,出水COD11.2mg/l。这是5月12日,记者在位于高区初村镇的威高工业园污水处理站看到的两组数据。在污水处理站几百米处,还静卧着五湾生态景观湖,湖水清澈明亮,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水鸟在湖面盘旋飞舞。

“刚才出的水都在这儿。”威高工业园相关负责人望着眼前的生态湖解释,园内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采用“MBR膜技术”与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可全部实现中水回用,每天回用的水量达到2500立方米,全部流至园区内的生态湖,用于日常绿化、降尘,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威海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我市出台了《威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了严格的水环境质量目标体系和全面的污染防治措施,明确工程与管理等方面65项具体治理措施;还出台了《威海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对所有高耗能、高排放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对涉海项目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在规划引领下,威海将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管委)及1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逐级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威海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压实属地和部门职责。

截至目前,已督促600多家冷藏厂全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确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并在日常监管中加大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动态监管力度,守好群众的生态水、生命水。

为了确保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精细化管理,威海将全市水域按重点流域划分为母猪河、沽河和乳山河3个控制单元和13个子单元,印发了《威海市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达标方案》,统筹开展流域综合治理。针对流域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饮用水水源保护、人工湿地等水污染治理项目。

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努力实现自然力向生产力转换。黄垒河入海口东浪暖挡潮闸工程和乳山市黄垒河湾头橡胶坝工程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三长合一”打造河湖湾一体治理新模式

“全流域治理要下好一盘棋”是我市水域治理的思路。近年来,威海在全市大力推广河湖湾“三长合一”模式,在各区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负责“三长制”组织实施工作。打造了一支专业的队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统一进行业务培训和管理考核。现在全市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湖泊、每一处海湾都有专人管护,实现了日常管护全覆盖。

针对县级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数据管理问题,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调度指挥平台”。整合河湖湾“三长制”办公、手机APP、视频监控等功能,共享环保、渔业、水利等监控资源,问题处置全部通过平台分办、督办。平台自动形成工作评价,与河湖湾长的考核挂钩,与河湖湾管员的工资挂钩,实现同一平台服务、统一调度考核。

如今,全流域一般问题当天分办当天解决,重点问题解决不超过7天,全市水生态环境管控水平大力提升。(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睢琼/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