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镖打靶、套圈、乒乓球投准、夹玻璃球、往返托球跑、钓鱼往返跑……日前,环翠区竹岛街道望岛社区篮球场上分外热闹,一场社区趣味运动会正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居民们戴上号码布,变身运动员,在“家门口”享受运动的快乐。
30米滚环跑项目一开赛,望岛社区63岁居民夏俊松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尝试。“这些趣味项目让我找回了儿时的快乐。”夏俊松说。其他没有掌握技巧的居民,也纷纷来向“滚环高手”请教,现场一片欢乐气氛。
近年来,我市一直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仅去年就举办大中型活动91项次,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00多项次。然而,在2020年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仍有不少市民反映“文体活动不够丰富”。
问题出在哪里,基层文体活动该如何开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我们一直反思,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比赛大多举办在广场、体育场、体育馆等地,并没有真真切切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体育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指导体育协会探索建立协会联系社区制度,并争取承接了省级社区运动会试点,开始推广开在“家门口”的社区趣味运动会。
把体育比赛办在房前楼后,解决了群众知晓率的问题,但是如何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又成了一道难题。为此,市体育局在运动会开展前制作了囊括“最喜欢的趣味类比赛活动”“所在村(社区)有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问题的调查问卷,发动网格员和干部职工走进社区发放问卷,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保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趣味性强、门槛低的健身活动。
依托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平台,市体育局还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趣味运动会志愿服务,联合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以社区趣味运动会为平台,市体育局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统一制作宣传党建横幅,设置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组织党史答题和体育知识答题等抽奖活动,营造学党史、庆建党的浓厚氛围。
截至4月底,我市已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45场次,直接参与群众近5000人,设置约200项各类趣味运动项目,辐射4万户、12万人。今年计划举办至少140余场社区趣味运动会,设置500余项趣味运动项目,基本覆盖全部城市社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文/图 通讯员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