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胶东抗战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2021-05-25 编辑: 宋倩

      ■实地探访

      天福山海拔仅106米,山上的纪念塔高仅12.24米。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福山倒是没有神仙,让天福山声名远播的是中共胶东特委在此领导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让人们记住了天福山这个名字,记住了1937年12月24日这个伟大的日子。

      天福山革命遗址现有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塔、起义会址、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址、竖旗地址等(纪念设施、遗址),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苍松翠柏映衬下,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显得格外庄严宏伟;馆旁有一条林间小路向山顶延伸,层层叠叠的绿意遮不住路边高耸的天福山起义纪念塔、肃穆的起义会址……步入天福山革命遗址,鸟语花香却难掩烽烟滚滚、旌旗猎猎的氛围。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在华北沦陷、山东危急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军弃守溃逃,中共山东省委毅然担负起领导山东人民抗战的重任,派遣理琪、张加洛、林一山等一批共产党人到胶东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出狱后的理琪直奔他熟悉的文登县沟于家村。

      天福山位于文登、荣成、威海卫三县交界处,这里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群众基础和地理条件。胶东党组织初创时期就在这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天福山下的沟于家村一度成为中共胶东特委和文登县委的驻地。这一带村庄在党内被誉为“小苏区”。

      理琪,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人。1936年理琪到胶东后,主持成立了中共胶东临时特委和临时工委,但都遭到了破坏,理琪也因此被捕入狱。

      深夜的沟于家村万籁俱寂,村子最北边的一座百年老屋里灯光闪烁,像星星之火。屋内一群人正在研究武装抗日行动,此时,外面传来有节奏的敲窗声。房屋主人张修己一听,知道是自己人来了,马上打开后窗,没想到进来的是被捕将近一年的理琪。理琪马上参加会议。

      会议决定,在中共胶东临时工委的基础上重建中共胶东特委,理琪任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林一山、张修己、柳运光等任委员。理琪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和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

      此前,中共胶东临时工委书记吕志恒领导胶东党组织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和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为武装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会议决定1937年12月24日在沟于家村南不到2公里的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会后,特委成员一方面组织赶写传单、标语,赶制旗帜,另一方面分赴胶东各地组织发动群众,择机起义。

      天福山起义纪念塔东侧的百年老屋是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议会址,即天福山起义的指挥部。1937年12月24日,天还没亮,理琪他们就登上了天福山,进入玉皇庙看庙人的住处,开会研究天亮后的具体行动。

      正房的泥塑还原了当时开会的情景。开会时,看庙人正好喜得贵子,理琪应邀为孩子起名“新民”,寓意革命一定会胜利,孩子一定会成为新社会的公民。

      24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福山玉皇庙前聚集了参加起义的80多人。这些人主要是于得水领导的昆嵛山红军、张修己发动的农民、于烺发动的爱国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以及李丙令等发动的烟台“民先”队员。

      理琪宣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传达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关于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后,郑重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随后,林一山、柳运光分别就武装工作和统战工作发表了演讲。接着,理琪把军旗授给第一大队的大队长于得水、政委宋澄。于得水向空中连鸣三枪。三声枪响,震荡山谷,激荡风云。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拉开了胶东抗战的序幕,也开启了红色胶东时代。

      伴着“团结起来,武装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起义队伍绕行玉皇庙后,在东面山顶竖起“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旗。

      24日下午,起义队伍召开了军政会议,理琪讲解了游击战术16字诀;明确了战场纪律:活不扔枪,死不扔尸;还强调了日常纪律。军政会议后又召开了小型政工会议,理琪分析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后,百岁将军张玉华对会议精神仍记忆犹新,其中包括共产党要做到“两前两后”,即: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25日起,按照特委的部署,于得水、宋澄带领“第三军”一大队以武装宣传队的名义进行“扩人、扩枪、扩大宣传”行动,从沟于家出发西行,沿途每到一村就写标语、发传单,召开群众大会,扩大了党在胶东各地的影响。

      天福山起义像一把火炬,迅速点燃了胶东抗日的烽火。1938年1月15日,胶东特委领导发动了威海起义。1月19日,胶东军政委员会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部在文登县大水泊成立。此时,“第三军”已拥有300多人、200多条枪。

      2月7日,“第三军”留下一部分人在大水泊建立留守处坚持斗争,其余大部队西上开赴抗战最前线。2月13日,理琪率队攻克牟平城。随后,在雷神庙与日军展开血战,在胶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幸的是,理琪在战斗中献出30岁生命。

      雷神庙战斗后,经过短期休整,“第三军”继续西上。途中,胶东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队伍纷纷归拢到“第三军”旗帜下,后又与中共掖县县委独立领导的掖县起义组建的“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合编。

      1938年9月18日,“第三军”在掖县沙河镇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正式纳入八路军战斗序列。这支英雄的武装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7、31、32、41四个军,涌现出“潍县团”“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等著名英雄团体,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

      ■亲历故事

      张玉华大儿子张文舟:

      “父亲过得很朴素,对孩子很严格”

      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工作,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13岁那年,那是1951年,父亲回来看了我们一次。那时候我对父亲很陌生,只记得父亲不苟言笑,很严肃。那次见面之后匆匆一别又是很多年。

      1962年我结婚后,带着妻子去东北看望在沈阳军区工作的父亲。我记得在父亲家里吃早饭,每个包子里只有拇指大的两粒肉,是数着放进去的。看看弟弟妹妹们穿的衣服,都很破,打了不少补丁。虽然党和国家给他派了车,但他从来不让孩子们乘坐。

      父亲对我们这些孩子要求都很严格,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谦虚谨慎。以前我的名字叫张文洲,父亲说,这个大洋洲的洲太大了,你就做一只小舟就很好。就把我的名字改成了张文舟。

      我和父亲真正接触得多、父子之间变得亲密,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父亲上了年纪,思乡心切,每年都要回文登一趟。他回来不住宾馆,也不打扰政府,都是悄悄来我家住着。上世纪90年代,大家的生活都比以前好多了,但父亲每年回来穿的还是那条补了又补的旧裤子。自己穿的很破,他对别人可是很大方,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1995年,他拿出3万元,给文登营镇张皮村小学设立了“华华教育基金会”,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他每次回来,还要去他年轻时候教书的村子看看,给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以前听他说参加革命的事,只知道个大概,那时候陪着他讲课,我在一边听,才知道父亲当年参加战争的很多细节,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死里逃生,很不容易。他身体里一直有一颗子弹,但从来不说自己不舒服。直到他去世后火化,这颗子弹才离开他的身体。

      ■记者手记

      把“天福山精神”融入血脉中

      在竖旗地址,一面“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军旗迎风飘扬,为了这面旗帜的升起,当地人民不惜代价。来的同志多了,张修己卖掉了家里的一些土地换来粮食,他还把自己的家当成了革命的“驿站”,结交革命志士、建立革命组织;于烺也变卖了家产,为磨军粮,他家累坏了两头毛驴……为了革命,他们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毫不犹豫地将家产补贴给了革命。

      前辈们出生在苦难的旧社会,却向来英勇无畏、一心为国。这是一种甘于牺牲、勇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坚信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的崇高信仰,是面对日寇蹂躏用血性抗争铸成的“天福山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代代相传的革命基因、初心使命。

      历史中蕴藏着开启未来的思想和精神。那段浴血荣光的岁月早已如春风般吹过胶东大地,吹入胶东儿女的心田。作为“天福山精神”的发祥地,威海儿女更应自觉传承革命先辈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优良传统和血脉基因,为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动力和支持,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