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真心换真情 实干赢民心

2021-05-26 编辑: 宋倩

      

      事项“一次办好”,给群众带来更多便捷体验;现场“把脉问诊”,帮企业在全新市场站稳脚跟……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成为我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走基层听民声,入企业解难题,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大改进、问题大解决,有效化解群众身边难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给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位推动 动员全市上下狠抓落实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实事办好,必须让全体党员干部高度重视、知责思进,把工作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之初,我市就高位推动、强力推进。2月28日,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当天,我市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各级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安排部署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领导带头是最好的动员。此后,市政府党组暨市政府办公室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等重要活动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日渐成为高频词汇。学史力行的鲜明导向,也由高层向基层有力传递。

      3月30日,由市领导带队,一场市直部门“学党史、办实事”现场推进会开到荣成市夏庄镇。在这里,战家、北山杨家、雷家庄等老村在市委办公室系统真帮实扶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连月来,我市还接连召开全市“学党史、办实事”现场推进会、“学党史、办实事”服务发展视频现场推进会。督促各级各部门直插现场解难题、办实事,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由此,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被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全面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集结号。

      内容丰富的实地观摩,让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开展学习教育的重点要求、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所在,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基准标尺。

      放眼全市,务实为民的党史学习教育风气已经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联手银行举办多场对接活动,累计为43家小微企业融资1.64亿元;市工信局对全市工业企业加强调度,持续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办结企业项目“四张清单”信息89条;市商务局在牵头抓好“双招双引”基础上,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预计年底前 将使20家企业享受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征”服务……

      把时间花在地里,把百姓装在心里。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愈发深入,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实干苦干,“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得到有效破解。不仅在全市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也让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带来的可喜变化。

      精准对接诉求 解决好群众企业“急难愁盼”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以群众心为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我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位于环翠区鲸园街道的北门外社区,拥有2000多家企业商家、1200多户居民,消费维权问题曾让不少居民长吁短叹。根据群众诉求,我市创新工作机制,把消费维权服务站开进社区。如今,服务站已经成为不少群众消费维权的第一站。

      对群众诉求的精准掌握,源自日益健全的问题反映渠道。我市深入开展群众大走访活动,推进红色物业、消费维权服务站、“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等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日益紧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存量问题得到精准化解,源头增量问题也逐步得到遏制。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找准工作切入点,确定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大部分均已开工建设或落地实施。有力度、有温度的具体工作,把更多实事办到了百姓心坎上。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威海发展。我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服务企业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签约不到半年,顺丰速运决定增设一家口岸公司。底气何在?“我们今年面临出口货物清关效率低的问题,威海有关部门和韩国仁川有关部门面对面研究解决方案,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推动我们整体业务量环比增幅达到150%。”顺丰速运鲁东区政府事务高级经理姜鹏感慨,“威海服务高效、事不避难,我们深受感动!”

      这样的办事力度,跑进企业心坎的营商环境,也跑出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今年一季度,294个市级重点项目、249个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9.1%和27.4%,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1%,成功实现首季开门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围绕解决群众诉求、服务企业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或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在他们的奔走中,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生、惠发展的实践成果,党史学习教育在我市愈发“热”起来、“实”起来。

      做好结合文章 构建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致城市圆满收官等重重压力,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面临更高要求:和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农村等更多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

      结合文章做得怎么样,关键看群众体验好不好、好评多不多。如今,拨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不少市民们欣喜于这条热线的新温度——家门口的问题最短十几分钟就能解决,接诉响应跑上了“高速路”。

      变化背后是机制。针对12345服务热线此前存在的问题,我市大力推进“1+2+N”体系建设,优化12345一部热线,建好用实网格化平台、数字城管平台两个平台,全面整合市级层面所有尚未整合的热线,建立一体化协同办理政务服务机制,让群众诉求解决更加简单、更加便捷。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针对更多群众身边迟迟得不到解决、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我市立足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在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现场解决群众难题等方面综合发力,以制度形式把深入群众大走访活动确定下来。通过每季度开展一次入户遍访、抓一轮问题整改、发布一份结果通报,以群众诉求倒逼问题解决,进一步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

      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各领域重点工作的结合文章,服务群众的机制要完善,服务发展的机制也要完善。

      在“学党史 办实事”服务发展视频现场推进会上,一则海带产业创新链的故事引起不少听众兴趣——市科技局组织润辉生物等4家企业通过研发项目组成“创新链”,成功获批省重大专项1700万元资金支持,使海带附加值提高30倍以上。

      成功背后,逻辑清晰。企业搭上政策东风,得益于我市开展的“四听四送”“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享受创新红利,离不开行业关键技术攻关等有力举措。眼下,随着更多类似的经验做法在服务企业方面得到推广,我市企业诉求解决机制正日臻完善,企业冲击新目标如虎添翼。

      抓好制度建设非一日之功。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一系列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都是能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接轨的重要领域。可以预见,当更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得到推广,我市一批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三跨”问题能得到有效破解,激荡起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春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文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