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养

家有考生看过来,紧张情绪可以这样调节

2021-06-09 编辑: 仲鹤

中考即将到来,很多考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那么作为考生该如何调适自己的状态,作为家长又该怎么配合孩子呢?

作为考生:

接纳情绪法

我们要明白,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时,所有人都会有情绪,所以有情绪不代表有问题,不要夸大情绪对自己的影响,甚至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有助于潜能的激发,对我们考场成绩的发挥有积极意义。

情绪宣泄法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

哭——在安全的环境中,像个婴儿一样哭一场;

诉——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

动——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打球、跳绳等都是不错选择;

写——默默地把压力、不良情绪等记录下来。

积极暗示法

考试一半靠心态,考前不必再学新知识,或者做难题,这样只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正确的做法是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或者看看错题、笔记等,适时为自己做过的努力给予肯定,也可以在晨起或者睡前给自己积极的语言暗示,或者想象成功的情景,增加自信。

明确需求法

越是临近考试,越是倍感压力,每年都会有考生慌慌张张忘记带身份证或者准考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考前如果有慌乱感,可以试着运用呼吸法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听听轻音乐转移当下的不适感,平静下来,问问自己的需要,与家长说清楚目前自己的状态及需求,以便于家长能及时有效的帮忙干预。

专心致志法

很多人认为这么临近考试了,学不学无所谓,有压力就停下来休息一下,但一旦停下,又会出现很多非理性的想法,更容易诱发焦虑,所以不如把精力用在一件事情上,也就是专注于学习这个过程中,而不是花大量时间揣测结果,抓紧时间积极备考。

按部就班法

在最后的时间里,不要过度地消耗自己,同样也没必要把绷紧的弦一下子放松下来,按照以往的作息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正常饮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把一切常态化,一切就在自己的掌控中。

作为家长

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很多家长比考生还要紧张,在家中要么对考试避而不谈,要么反复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这两种做法都会无形中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其实家长就默默地陪伴就好,保持稳定的情绪,像往常一样,孩子有需求就及时回应。

照顾好考生的日常生活

很多家长认为,考前需要补一补,然后增加了大鱼大肉,而短期内饮食变化大,很容易给胃肠增加负担,所以保持平常饮食就好,尤其是这个季节,肠胃疾病较多,不要让考生吃一些刺激性食物,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应对考试。

替孩子做好学习以外的准备

不管孩子准备的如何,家长都要及时了解孩子的考试信息,考试需要携带的物品,具体在哪儿考试,考试时间安排等,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提前模拟一下当天去考场的路线,做到心中有数,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来源:威海市立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