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凤林街道:五世同堂过端午,传承习俗和幸福

2021-06-1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端午节,延续的是传统习俗,流淌的是家庭亲情。一家人凑在一起包粽子、挂艾蒿、吃鸡蛋……一项项传统民俗不仅让节日的氛围更浓,也让平日里忙忙碌碌的一家人聚在一起,感受浓浓亲情。
  “快进来,吃早饭没?先吃点粽子和鸡蛋。”6月14日一大早,经开区凤林街道锦宏社区居民丛树吉家里就分外热闹。随着一阵阵敲门声,他的儿子、侄子等陆续登门,屋里不时传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今年75岁的丛树吉,有个20多口的大家庭。104岁的老母亲王振英,一直跟着丛树吉生活。家庭最小的成员,是丛树吉的小重孙聪聪,今年3岁。五世同堂,其乐融融。每年端午,一家人无论多忙,都会相聚到丛树吉家吃顿团圆饭。和这项传统一起坚持着的,还有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天刚蒙蒙亮,丛树吉就上山“拉露”,并采了些新鲜艾蒿回来,挂在自家门上。阵阵艾蒿香气,也勾起了丛树吉的儿时记忆。
  “我小时候过端午,早上还在睡梦中时,母亲就给我戴上了五彩绳,然后父亲就带着我上山,用草或者麦子上的露水擦擦眼睛、洗洗脸,希望这一年不招虫、不得病。等到我长大了,就自己去,这么些年一直坚持。”丛树吉说,端午前后的艾蒿药性最好,能散发出芳香气味,驱赶蚊虫。和桃树枝、杏树枝等一起挂在门上,有“带来幸福,躲避灾祸”的寓意。
  采艾蒿回来的途中,丛树吉还顺道在山上摘了几朵野花,准备给小重孙聪聪洗脸。取艾蒿叶加入鲜花花瓣,浸泡在清水中,把花瓣和叶子搓出香味来,这就是端午节洗脸用的“花水”,也是威海人熟知且喜爱的端午习俗。全家人用“花水”洗脸、擦身体,以防蚊虫叮咬。
  不一会儿,屋外又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丛树吉的侄子领着孙子聪聪来了。丛树吉的老伴邹兰香赶紧给小重孙聪聪戴上了五彩绳,希望他避灾除病,吉祥安康。随后,又用“花水”给聪聪洗了洗脸。香喷喷的“花水”抹在脸上,又清凉又新奇,聪聪摸着自己脸上擦过“花水”的地方,开心地扮起鬼脸。
  收拾完,一家人又拿来粽子和鸡蛋给王振英和聪聪吃。吃着自家包的香甜软糯的粽子,一老一小食欲大开。
  “以前过端午最欢喜的就是能分几个鸡蛋吃,现在日子好了,吃鸡蛋不是啥难事,大家吃的就是一种情怀。”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丛树吉幸福地说,“我结婚50多年,老母亲一直跟我们过,老伴比我还孝顺,伺候老人数十年没怨言。现在一代代的孩子也都长大成家了,都很孝顺。一家人聚到一块,就是幸福,就是满足。”
  临近中午,伴随着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饭菜的香味不时从厨房飘出来,水果、菜肴陆续上桌,摆在了一盆粽子周围。这美满和谐的一大家子凑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常会会/文 姚威/图)
值班总编: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