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环翠区华夏城视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华夏城持续进行生态修复,守住绿水青山,发展文旅产业,带动周边区域乡村振兴。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三年来把我们华夏城这块的山体146亩,还有矿坑的尾部我们把它修好了,荒山这块有268亩我们做了一个修整,而且把它绿化了。特别是我们这个生态馆,就是建在矿坑上,我们后面也是做了绿化。”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介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处十多米高的山体是专门保留的原来开山采石的旧貌,不久前,华夏集团对这块区域又进行了改造提升。

华夏城新打造的高空玻璃桥长370米、高80米,已经成为威海新的“网红打卡地”,从桥上可以更好地俯瞰华夏城这座从矿坑废墟上崛起的国家5A级景区。

2018年以来,华夏城景区共接待游客约450万人次,营收3.7亿元,周边13个村直接受益,拉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三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5%。有的村改造成了新型社区,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有的村则在华夏城的示范引领下,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距离华夏城5公里的环翠区小镇村舞台上,村民们正在自发举办一场文艺演出活动。这个300多平方米的舞台是村里打造的“石窝剧场”。不过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存在山体滑坡、落石等安全隐患 。
对此,当地投资500多万元,在广泛征求村民建议意见基础上,聘请中央美院的专家团队,进行山体修复和规划设计,清理附近的河道,打造了国内首个利用采石场改造的露天剧场,获得7项国际建筑大奖。

生态环境提升了,村里还发展户外运动产业,举办了全国山地自行车赛等10多场赛事,累计吸引游客7万多人次。以华夏城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为示范,威海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力求把生态环境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
“华夏城的发展过程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我们加大了威海矿山的修复,海岸线的修复,我们推出了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带动威海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我们也在蓝碳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表示。(来源:综合整理自山东《新闻联播》、中国威海环翠)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