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舍生忘死气壮山河——马石山十勇士

2021-06-22 编辑: 宋倩

 

      在胶东半岛的乳山市有一座马石山,山前坡挺立着一棵平顶松,栉风沐雨,枝繁叶茂。提起这棵平顶松,人们总会和“马石山突围战”中的“十勇士”联系在一起。十名八路军战士本已突破日军包围,但看到身后数千名群众被困,他们义无反顾,四次返回日军包围圈,成功转移千余名群众,最后弹尽路绝,全部壮烈牺牲。

      

马石山十勇士雕像

      日寇烧杀抢掠 罪恶滔天

      1942年,敌后抗战处在最困难时期,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抵烟台部署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企图将胶东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冈村宁次纠集青岛、烟台等地的两万多日伪军,向马石山附近围拢。他们的作战目标是:“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部队,恢复山东半岛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烟台间的交通。

    

  “马石山惨案”中被日军烧毁的房屋

      疯狂“扫荡”的日伪军在10架飞机、26艘舰艇的配合下,依仗着人多武器好,分成许多股,相互保持火力联系,实施多路分进合击,密集平推,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像梳头篦发一样,不落一村一户,不漏一山一沟。为了彻底搜索和“梳篦”,他们每天只行进十几公里,白天摇旗呐喊,步步进逼,无山不搜,无村不梳,烧草堆,挖地堰,清山洞,连荒庵、寺庙也不漏过;夜间就地宿营,沿合围圈每隔三五十步,便燃起一堆野火,由五六个或十来个士兵把守,稍有动静,便鸣枪示警,只要一处枪响,便四处一起开火;如果发现突围人群,便用机动部队围捕、追击。日伪夸口说:“只要进入合围圈的,天上飞的小鸟要挨三枪,地上跑的兔子要戳三刀。共产党、八路军插翅难逃!”日军妄图将胶东八路军压缩到海阳、牟海、栖霞、牟平交界的马石山狭小地区,聚而歼之。

      军民同仇敌忾 迎击“扫荡”

      英雄的胶东抗日军民同仇敌忾,与敌人展开了英勇斗争。冈村宁次企图以他处心积虑所设计的这一空前毒辣残酷的新战术——拉网大“扫荡”,把中共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消灭在火网之内。

      胶东军区的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机关,在敌人的行动开始之前,就灵活地跳出了网外,到敌占区里打击敌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反“扫荡”中去,各村普遍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三光”(抢光、杀光、烧光)。下沙村兵工厂的工人和村里的群众得知敌人要进村的消息后,立即实行空舍清野,把机器拆开埋藏起来,把水井封死,民兵大摆地雷阵,群众有组织地转移和隐蔽起来。太阳落山时,日军进了村,所到之处,地雷轰响,炸得敌人心惊胆战,狼狈逃窜。

      四进三出敌网 勇救乡亲

      日军的合围网迅速向胶东半岛中心推进、收缩。但等他们扑到马石山,才发现胶东军区机关和第五旅的主力、党政领导机关已经转移,大部分群众也不见了踪影。到11月23日傍晚,四面八方的敌人集拢到了马石山四周,“网”即将在此收口。此时,牟平、海阳、栖霞等县数千群众,还有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的伤病员以及少数与大部队失掉联系的战士被拉入“网”内。眼见预定计划落空,丧心病狂的敌人就大肆围追堵杀,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仅在马石山周围就残杀抗日军民50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

      

胶东八路军战士在马石山上抗击日军时的掩体

      数千名群众身陷绝境,被围在“网”内的八路军指战员挺身而出,发起了救援父老乡亲的突围战。当时,被围在马石山组织乡亲突围的八路军部队有: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第三排、八路军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八路军胶东军区十七团三营七连、十七团的二营、十六团的三个营、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等。

      山东纵队第五旅第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十名战士完全可以突围出去。但看到村村浓烟滚滚,处处尸横遍野,听到孩子们的呼叫和妇女们的哭泣,战士们毅然留下来,同地方干部、民兵组成一个战斗集体,带领群众连夜突围。六班班长经过侦察判断,日军在第二天一早“收网”的可能性极大,当天晚上是最后的突围时机。十名战士分成3个战斗小组,分头联络失散在山间的乡亲,由村干部或民兵带队,扶老携幼便于互相照顾。11月24日凌晨,趁日军又困又乏之机,战士们分别越过山脊,摸黑将几处哨兵干掉,在包围圈上撕开几个口子。茫茫夜幕中,战士们带领紧跟上来的群众从这几条突围口有序撤离。十勇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往返3次,率领掩护近千名群众冲出包围圈安全转移。

      

抗战时期的著名作家峻青的处女作《马石山上》

      著名作家峻青当时是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一名文教干部,也被困在马石山上。危难时刻,他和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及小学教员十多人,巧遇十勇士正在率领第三批群众向西突围,当即随队同行。峻青回忆说:“我是跟在那位大个子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有问他姓名,至今我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的话‘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耳闻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

      勇士舍身赴死 感天动地

      当十勇士第四次冲进包围圈准备带领群众突围时,天色已亮。气急败坏的敌人倾巢而动,几架飞机在空中盘旋配合收网,马石山周围枪声越来越密,先后有4名战友牺牲。为了牵引敌人的兵力,使被困群众有机会冲出虎口,班长带领5名战士且战且退,退到马石山主峰南侧一道石墙和几处天然岩石处顽强坚守。6人依靠山体掩护,和敌人相持了一个上午,期间不断有战士受伤牺牲,最后只剩下班长和两名战士。子弹打光了,在敌人冲到山顶的最后时刻,班长和两名战士紧紧拥抱在一起,在马石山平顶松下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血染山岗。

      

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

      胶东的反“扫荡”战斗是八路军历史上少有的战例。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整班、整排、整连地牺牲,仅11月23日那一夜,胶东军区各部队就牺牲了400多人,从日军的虎口中救出6000多名男女老少,平均每救出15位乡亲就牺牲一名指战员。敌人撤退后,群众从疏散地返回,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当地民兵提出“向十勇士学习”的口号。后来,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乡亲们的含泪诉说后,指示文工团编排了剧目《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

      马石山十勇士名为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藩,还有三名勇士没有留下姓名。

      直到今天,十名战士音容不再,姓名不全,籍贯不详,其准确的身份仍然难以确认。2014年,“马石山十勇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马石山十勇士”旗帜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第一个英模方队的旗帜,在天安门前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四进三出勇救民众、舍身取义建树奇功。“马石山十勇士”的英雄事迹彪炳千秋,人民将永远铭记!(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