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南海新区:绿色家园移步皆景

2021-07-01 编辑: 宋倩

      6月28日,在南海新区香水河西路的城市绿化带,工人们正忙着挖树穴,进行土建施工,铺装园路。这条长达1800米的绿化带有个自然野趣的名字——百草园。建成后,从空中俯瞰,这里将成为一处带状生态绿地。

      “我们将在绿化带里种植粉黛乱子草、日本血草、狼尾草等各种观赏草,展现原生态的沿河生态野趣。设立品种科普解说牌,让居民游客在赏美景的同时收获知识。”南海新区农业海洋局工作人员表示。

      让景观显文化,让绿色有故事,是南海新区景观提升的创新之举。“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坚持都市与生态共存的原则,融入文化元素,增加城市‘绿色’文化底蕴。”该工作人员介绍。

      南海新区水系发达,有2万亩湿地。湿地是城市的“绿肺”,在做活“水”“绿”文章、绘就诗意生态画卷上,南海新区狠下功夫。统筹全区水系治理,消除环境痼疾,对金花河、香水河、昌阳河、黄垒河等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开展河道清淤,建设沿岸路网。精雕细琢了一批滨海、沿河、环湖公园,成功打造威海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五垒岛湾湿地公园。一个个公园仿佛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城市中,点缀精致美景。

      南海新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对自然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坚持“不动一棵松树”,杜绝一切浅滩掘金行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先后实施了水系治理、12公里沙滩修复、万亩松林抢救保护等工程。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700多万平方米,河流水面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南海新区还整合城市边角地块、零散绿地,融入创新理念,提升绿化水平和服务设施,打造了拾光园等9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游园。一项项生态工程,让曾经的盐碱荒滩嬗变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水、移步皆景”的生态画卷。

      南海新区还创新打造智慧生态监管平台,对全区河湖水系、湿地生态保护等进行实时监管,打出生态智慧保护“组合拳”。在沿海公园布设实时监控系统,加大湾管员海滩巡视力度,全面掌握岸线及海湾情况。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建立专职河管员队伍等。如今,生态好、环境美成为南海新区鲜明的标识,绿色已融入南海新区的发展脉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通讯员 王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