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临港区:废弃矿坑变身绿色公园

2021-07-01 编辑: 宋倩

    

      6月18日,沿着临港区汪疃镇上夼村东的水泥路蜿蜒而上,便是临港区如今正在集中治理的废弃矿坑,早年间采矿挖石之处,如今正呈现出一片翠绿生机。

      临港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作为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加紧推进。临港区不断创新思维,实行多元式修复,对高陡山体、松散岩体,利用建筑渣土进行回填续坡,有效实现资源再利用、成本再压缩;对危岩体清理削坡,设置挡土墙加长护坡,有效防止发生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针对矿坑裸岩植被复绿等难题,通过覆盖种植土、修建排水沟、边坡绿化等方式涵养水土,有效提高植被成活率。

      危岩体清理、边坡理顺、挡土墙及排水沟修葺、挂网喷播、养护绿化……在矿山修复过程中,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主任王大为,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对每一道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不断研究优化植被复绿的技术手段,如今已取得一定成果。

      “向阳高陡岩坡,地表温度相对高一些,不太适合苗木生长,为此,我们采取植被混凝土喷播技术,进行至少三道喷播步骤,起到保水作用,提高边坡植被成活率。”王大为介绍。

      临港区实行开发式治理,统筹推进矿山修复与城市绿化工作。结合城市整体绿化效果和山体实际情况,栽植苗木1.5万株,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景观效果;以游园美化促提升,在解决裸岩复绿难题的基础上,将废弃矿坑变身高颜值“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一处娱乐休憩的场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