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区

经开区:精致园区气质满满

2021-07-0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6月25日早9时许,经开区第一工业园内,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南门的贝尔卡特路,与以往相同,又有些不同。
  “每天进出运输车辆大概有60车次,以前没有停车位,不得不停在马路上,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赶上上下班,堵半个小时都是轻的。”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姚文峰说道,如今南门口新增了22个13米超长停车位,有效缓解企业大型运输车辆停靠难的问题,“不堵车,工作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经开区第一工业园建于2007年,紧挨环山路,园区里的40多家企业几乎全是制造业企业,基础设施配套标准低,绿化档次较低,部分公共设施缺失。随着园区不断发展,车辆、人员日益增多,原有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通行、停车需求。去年,经开区启动实施了第一工业园综合提升工程,按照“整体协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着力完善道路交通、停车场地、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等设施环境。目前,改造工程已经结束。
  改造中,经开区建设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和企业需求,增加林荫停车区,方便员工及外来车辆停车;从交通安全和人流交通出发,打造贯穿全园的人行系统,保障行人安全。先后实施交通组织、生态停车位布置等多项措施,调整优化交通系统,共升级改造路面4.2万平方米,增设人行道、停车位面积1.8万平方米,增设各类停车位906个,改造后的园区交通循环更加流畅。
  “园区内这是一条环形道路,基本上把每条路的人行步道全部贯通起来,在步道中间还设了一些休息坐凳。园区所有道路,都是一侧设置停车位,另一侧设置人行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车分离。”经开区建设局市政建设管理科刘舟介绍说。
  最近,在腾森轮胎工作的李昱波每天上班从容了许多,不仅上班时间节约了一半,甚至还可以走在园区的林荫路上感受盛夏花开。
  改造中,结合不同位置、不同需求,对4.1万平方米的绿地进行提档升级,体现出四季变化和景观韵律感,其中,路口处进行开敞式栽植,确保行车视线安全;厂房及办公区域进行稍密栽,形成有效的绿化隔断、降尘减噪;结合围墙护栏栽植藤本月季,形成立体式绿化效果,实现功能、景观有效融合。
  硬环境设计贴心,软环境的打造同样也不含糊。园区入口白色的钢构材质logo时尚而又充满力量,错落有致、正值花期的绿植则让整个园区看起来生机勃勃。
  “logo选用了耐候钢加工制作,将百炼成钢的工业属性,以及傲骨铮铮的工匠精神,融入钢筋铁骨的logo里面,展现出坚毅刚强、不折不挠的园区精神。”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慧 文/图)
值班总编:王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