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城市有机更新,绘就威海全域精致新图景

2021-07-16 编辑: 仲鹤

聚焦“高度关注、着力解决”问题系列报道㉕

属相街主题活动月启动,58个老旧小区正在“翻新”,众多小区“装”上智慧大脑……随着各类消息密集刷屏,释放出了这座城市有机更新的强劲信号。

城市有序生长,“更新”是绕不开的话题。

三年来,威海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精致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品质有了持续改善提升。今年,我市将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作为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建设两大行动。在市域中,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工作的落脚点就是有机更新。

属相街、栖霞街、新威附路……这些都是威海的百年老街,承载着城市记忆以及百姓特殊情感,是推翻重建、破旧立新,还是顺应发展肌理,持续推陈出新?这是城市有机更新中,需要首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

在有机更新的理念下,我市坚持“留住城市的记忆”,没有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而是做好“拆、改、留”的文章。对折射城市发展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老街按照特色街区进行打造,把“留”放在第一位,但凡有条件、有价值的全部予以保留,能做微创手术的,就不要动大手术,以此凸显老街的人文气质、提升老街城市功能。

修缮百年历史老街,并非易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绣花功夫。项目动工之前,城市更新团队对建筑史料进行整理,定期组织建筑、文史和规划专家召开评审会,依据风貌建筑的保护级别,反复论证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目的简单明确:要传承历史,修旧如旧。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属相街就会汇聚八方来客。文创、美食、表演……“威海记忆”与“国潮”元素的融合,各类活动热闹非凡。而围绕四周的,又是另外一种场景:新铺的青石板路面,或呈细小纹路,或凹凸不平、浑然天成,仿古观感与周边建筑、景观相得益彰。

“这个画面太有感觉了。”一位前来打卡的游客感叹,各种文艺元素跟老街区的市井烟火碰撞,奇妙又和谐。

其实,这样的画面,以后将在威海老街区,随处可见。眼下,栖霞街特色街区改造、属相街卫城大院改造、荣成市凤栖潮鸣艺术街区建设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老建筑、老风貌、老感觉将原汁原味保留,在留住城市文化和百姓乡愁的同时,老街将同步共享发展成果。

不只是老街,威海的一些老城区也在有机更新中,实现优雅“生长”。

金线顶片区历史底蕴深厚,但片区内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今年以来,该区域内一直在“上新”项目:道路优化、风貌修缮、场景打造。除了“外在”硬件的整体提升,还以“微改造”为手法,深挖区域内文化内涵、清理海沟淤泥、修复侨乡号码头机床等,增强百姓宜居性,实现内涵式更新。

和金线顶片区一样,威海老港区、经开区中心城区等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也列入了今年的城建重点工程,目前正在高标准推进。

城市有机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老旧小区改造属于为民办实事中的“经典”项目,今年则更侧重做好由硬件建设向软硬环境提升工作。

刷脸就可以进入老旧小区?经开区皇冠街道滨海龙城小区作为智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后,让这件事变成了现实。

小区“装上”智慧大脑后,好处还有很多。居民梁进铭说,小区还安装了全方位监控探头,各种智能设备终端的信息和市级物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接、数据共享,小区管理越来越“聪明”了。

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民意,这也是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有机更新路径。我市今年58个老旧小区在改造中,不仅着眼于给水、排水、燃气、网络、用电、屋面漏水等基础类项目,还将把智慧物业信息平台等现代化设施,装进老房子里,让百姓智慧出行、智慧维修成为常态。同时,我市还将对19处棚户区实施全面改造,大幅提升百姓人居环境。

■记者手记

城市有机更新要做好内涵文章

城市和人一样,同样有“新陈代谢”,需要及时科学地“除旧布新”。眼下,我市正在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要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必须下精细功夫,做好内涵文章。

做好内涵文章,离不开倾听民意。城市有机更新,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修修补补工程,而是要按照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进行既精准又系统地改建甚至新建,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善于倾听群众心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让城市公共空间更加宜居、文明。

做好内涵文章,必须要深挖自身特质特色。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所以,城市更新要善于“捡”起这些底蕴和魅力,保护和发掘城市历史风貌、地域民俗、古旧建筑等,实现完美转身。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克隆”,千城一面。属相街、新威附路通过改造,破败老街成为新晋打卡地,既适应居民生活新需要,又保证城市原有韵味,还有效刺激了夜经济。(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