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养

快收藏!高温季节,这几招教你远离“中暑”

2021-07-19 编辑: 时英艳

      夏至之后,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的天气或者环境中,人除了体感不适外,一旦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就容易发生中暑,严重可致热射病、危及生命。那么,什么是中暑?中暑有哪些表现?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们如何预防中暑呢?一起来看!

      什么是中暑?

      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伴有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的分类和表现?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差异,中暑主要可分三种类型:

      1.热射病

      多数患者起病急,少数有数小时至一天左右的前驱期,表现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多尿。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度以上;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嗜睡、谵妄、昏迷、抽搐。由于高热致全身热损伤,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如血清ALT、AST及LDH升高,可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素氮升高;血清羟丁酸脱氢酶(HBD)和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等。

      2.热痉挛

      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肌痉挛以四肢、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较为多见,尤以腓肠肌最为明显。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疼痛甚剧。患者神志清楚,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

      一般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继而晕厥、血压短暂下降。通常晕厥片刻即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体温多不高。此型以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较多。

      哪些人员不适宜高温作业?

      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癫痫。

      高温中暑预防小妙招:

      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可随身备人人丹、十滴水、清凉油或者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可适当补充含盐或含酸的清凉饮料;

      保证每日睡眠时间,合理搭配饮食;

      工作过程中穿戴浅色隔热工作服;

      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下的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中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撤离工作环境。(来源:市立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