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以高质量平台载体承接更多全球资源

2021-07-20 编辑: 仲鹤

聚焦“高度关注、着力解决”问题系列报道㉖

7月16日,为期两天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落下帷幕。在这场跨国公司与政界、学界对话的高端盛会上,威海“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新模式得到了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的一致认可:“实现了贸易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

深耕日韩,一直是威海在对外开放领域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中之重,RCEP协定的签署更是为威海实现更高程度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会上,威海以“开放、创新、专业、幸福”四个关键词,敞开怀抱面向全球发出合作盛邀。

有此底气,是因为威海不仅有“四港联动”这一黄金物流大通道,更有一批集群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贯通的特色产业为基础。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交流对接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也不约而同传递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威海不仅要货畅其流,更要有强有力的平台载体、产业园区,承接更多全球资源。

从青岛回来的当天晚上,市商务局投资促进科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召开了一场讨论会,对照我市实际,将带回的“锦囊妙计”逐一梳理。

“依托‘四港联动’,借助RCEP在投资、贸易、服务等领域的规则优惠,我市已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加强与韩国、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协同对接和分工合作,承接各类优质项目,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市商务局投资促进科有关负责人说,如何建出特色、建出成效,形成吸引企业和项目强力磁场,还需要在园区定位、营商环境等各个细节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专业和服务是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的“敲门砖”,靠着专业的规划和细致的服务,我市引来了一批外资项目落户。曾经,放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转投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的博格汽车安全带(威海)有限公司,便是看中了园区无微不至的服务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园区对照马夸特等典型德国企业的标准规划、设计,还能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定制改造。”博格汽车安全带(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瓦肯伯格说,入驻之初,因厂房面积受限,设备难以全部入厂,服务人员二话不说,将厂房由原来的3000平方米扩建到了8000平方米。

“进入发展新阶段,我们的园区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光靠热情服务不够,还要有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优质产业生态。”市商务局投资促进科负责人说。

眼下,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正沿着产业链招商的路子,准备引进更多上下游项目,让园区的产业生态更加完善。这让瓦肯伯格更加坚信,入驻产业园这个决定没错。

拉长链条、优化平台产业生态,才能精准承接全球资源。无论是已初具规模的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还是不久前刚完成选址的中日(威海)产业园,产业链招商模式将应用到全市各大产业园内。

“我们将兵分多路深入各个园区,聚焦现有企业需求,广泛征集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合作信息,形成产业链招商目标数据库,以便后续精准对接。”市商务局投资促进科负责人说。

■专家建言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以行业对接、产业合作找准发展着力点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不仅是一场交流对接会,更是一次借外脑谋发展的学习机会。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开放不仅要打开大门、畅通物流,更要有产业的契合点。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建议,威海要以行业对接、产业合作找准发展着力点。

威海作为开放合作的聚集地,可以将有关行业的国际合作机制落户威海,以行业对接、产业合作的机制建设,来构建优势互补的新产业链,形成更多的投资创造、贸易创造,提升企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于威海来说,将各类产业园区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便能更快捷地找准投资合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带动企业“点—线—面”的投资合作。

与此同时,威海还可借助RCEP开放之势、中国与东盟合作之势,借势发展。通过详细了解各国关切和需求的变化,分析当前形势、研究目标以及制定保障措施,实施《RCEP合作行动计划》,提高合作效率效益。(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文 朱春晓/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