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瞭望智库》聚焦威海,讲述胶东乳娘的故事

2021-07-22 编辑: 仲鹤

7月3日,《瞭望智库》以《我在,孩子就在!》为题,聚焦威海乳山市,讲述胶东乳娘的故事。以下为报道全文——

前段时间,“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备受关注,这段尘封的历史使国人的目光再次定格到了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身上。

在山东,也曾存在过这样一群伟大的女性。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胶东半岛上的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被迫频繁转移,有的同志不得不抛下刚刚来到人世的亲生骨肉,送给当地百姓代养。山东威海乳山市就涌现出一批英雄母亲,她们用一口口乳汁养育了革命后代和流离失所的孩子,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

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胶东乳娘。

红色胶东“心脏”

觉醒的乳山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年底,中共胶东特委领导胶东人民拿起长枪、土炮、大刀和红缨枪,发动了威震胶东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1938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在掖县召开成立大会。图|新华社

翌年2月,在日本海军陆战队的配合下,3000多名侵略军武装占领了烟台。之后日寇兵分两路,一路西犯蓬莱、黄县(今龙口市)、掖县(今莱州市)诸县,一路东侵牟平、威海、文登一带。

胶东沦陷。

胶东儿女宁死不屈,相继发动了掖县(今莱州)玉皇顶、黄县(今龙口)、蓬莱等抗日武装起义,作为红色胶东心脏地带的乳山,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38年,为解决战时装备之需,乳山崖子镇崖子村成立“三军”修械所。乳山境内是胶东八路军兵工厂驻地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地区,第一兵工厂、第三兵工厂、第五兵工厂曾在此建立。

当时,兵工生产,既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少设备和材料,完全是白手起家。但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兵工战士。没有炸药,战士们就用木炭和土硝等制造土炸药,仿照鞭炮引信造出导火索,经过反复实验,造出了爆炸力强、杀伤力大、便于携带的手榴弹。这些武器和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胶东战场、山东战场和华东战场,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乳山嶞崮山沿海革命老区,胶东公学驻扎于此,传道授业,鼎盛时期师生员工达600人,为革命输送大批党政军骨干力量。

在马石山、垛山胶东心脏地带,兵工厂、被服厂、北海银行等众多红色后方保障机构在此孕育发展。其中,北海银行发行北海币,在打破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和掠夺、促进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华制药厂、华东国际和平医院、胶东军区卫生部四所以及东海医院等7家革命医院,也先后在乳山建立、驻扎。

但日寇的封锁层层加固,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不得不经常转移。

每转移到一个新地方,乳山当地群众都为之保密。民兵立即站岗放哨,不让消息走漏,主动腾出房屋给工厂作厂房、宿舍和食堂。兵工厂劳动力不足,青壮年农民便到工厂抡大锤,摇大轮,拉风箱。敌人扫荡时,群众与工人们一起埋藏机器设备、埋地雷。

经常转移也带来一个问题——战争环境的恶劣,让孩子无法养在身边,有的战士只能将孩子送给老乡,有的甚至忍痛把孩子放在路边,祈求能被好心人收养……

为保全革命后代,也为了胶东地区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中共胶东区委指示胶东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筹办一处战时育儿所。

2019年6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胶东育儿所旧址。图|新华社

1941年11月,育儿所在荣成县岳家村依托胶东医院筹备成立,主要收养党、政、军干部子女及烈士遗孤,后迁至曹家沟村,时称胶东医院育儿所。

初期,育儿所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当时的情况下,收养八路军子女的家庭不但面临着敌人轰炸和搜查的危险,还要面对生活上的窘迫。原本,按照胶东育儿所的规定,红色乳娘每月发粗粮60斤作为口粮和报酬。但由于当时斗争形势严峻,物资又匮乏,乳娘们往往得不到这些粗粮,她们在承担生活重担之外,还要用生命保护八路军子女。

通过努力,育儿所的工作人员积极与周围村的党组织和妇救会联系,选出了第一批红色乳娘。这些哺乳期的妇女听说要喂养八路军的孩子,主动给自己的孩子提前断奶,将所有的爱倾注到八路军的孩子身上。

“孩子爹妈为革命,咱决不能让孩子受点伤!”这是乳娘李秀珍哺育所里第一个孩子时的信念。

我在,孩子就在

1942年,敌后抗战正是最艰难时期,日军的“扫荡”越发频繁。作为日本“大东亚圣战”战略计划中重要通道和补给基地之一的胶东,自然成为日寇频繁进犯的重要目标。

在多次“扫荡”中,尤以冬天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最为残酷。在抗日军民的全力反击下,日寇的“扫荡”最终被彻底粉碎。

2019年6月19日,胶东育儿所旧址室内环境。图|新华社

没有达到罪恶目的的敌人,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马石山惨案。

这一轮扫荡,几乎村村遭劫、户户蒙难,仅仅一天半的时间,马石山主峰及周边就有503名军民被杀害,日寇的目标不仅是青壮年,老年、妇女、小孩甚至襁褓中的孩子他们也不放过——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就被绑在两棵树上劈死了。胶东育儿所的二三十个孩子也被包围在马石山一带,育儿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和乳娘们喊出的口号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孩子,人在孩子在。

在日寇来“扫荡”时,东凤凰崖村的乳娘姜明真和婆婆带着乳儿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在山洞里。可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只要喂一个,另一个就哭闹。为了避免暴露,她一狠心,跑着把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送到另一个无人的山洞。刚返身回来,敌机就开始轰炸,她紧紧搂着福星,依稀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

2019年6月20日,舞剧《乳娘》演员查娇娇(左)在乳娘家乡采风时探望乳娘王葵敏。图|新华社

婆婆心急如焚,硬要过去看看,姜明真噙着泪水劝说:“妈,千万别出去,要是被搜山的鬼子发现了,福星就保不住了。”日军撤走后,婆婆发疯似的冲出去,扒开被敌机炸塌的洞口,看见孙子在山洞里爬来爬去,手脚被石头磨得鲜血直流,嘴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哭得肚子胀鼓鼓的,不停咳嗽,抱回家没几天就夭折了。

姜明真强忍着丧子之痛,把全部的爱倾注到福星身上,福星一直长到4岁,才被亲生父母领走。

福星并不是姜明真喂养过的唯一乳儿。胶东育儿所历史资料显示,她曾先后收养过4个八路军子女,无一伤亡,而她自己的6个亲生骨肉因为战乱、饥荒等原因,有4个先后夭折了。

这样的乳娘还有很多。乳娘李秀珍哺育了育儿所第一个孩子东海。东海刚来时身体虚弱,坐都坐不稳,在李秀珍精心照顾8个月后,强壮了很多。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她一刻也不让孩子离开自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孩子爹妈为革命,咱决不能让孩子受点伤!”一次,日寇的飞机掠过育儿所的上空,李秀珍听到后,抱起正在院里玩耍的东海就往山上跑。途中,飞机投下了炸弹,李秀珍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把孩子护在身下,结果孩子毫发无损,自己的胳膊却被炸飞的乱石划得鲜血直淌。

2019年6月19日,游客在胶东育儿所旧址参观。图|新华社

一次躲避鬼子时,东海以为是做游戏,边跑边笑,发出的声音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三个伪军和日军士兵端着枪朝他们藏身的山洞走来。李秀珍见状忙把东海留在山洞里,自己跑了出来。“你们要干什么?”李秀珍故意提高音调,压住东海的声音。

狡猾的敌人并没上当,一顿搜查后把东海找了出来。李秀珍发疯般地扑向拖着孩子的伪军,与其撕扯起来。敌人将她推倒在地,拳脚相加。面对伪军的威逼诱惑,李秀珍始终坚称孩子就是自己的,不说一句抗日秘密。最后,趁敌人不备,她抱着孩子跑了出来。

为了那句“我在孩子就在”的庄重承诺,胶东乳娘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她们有的狠心舍弃亲生孩子护乳儿,有的落入敌掌全力护乳儿,有的深山雪夜体温暖乳儿,有的破冰求鱼哺乳儿,有的以血代乳救乳儿……

光明就在眼前

一个都不能少

抗日局势好转后,胶东育儿所转移到了交通相对便利的田家村。

得知胶东育儿所要迁来,田家村的村民们立刻忙活起来。村民兵自卫队指导员沙书尊把给兄弟刚刚盖好的两栋新房让出来,给育儿所的孩子们住;村民主动把有火炕的北屋让给孩子们住,每天为他们烧火取暖,自己则搬到没有火炕的南屋;田家村自卫队每天安排民兵轮流在村头和路口放哨,防止可疑人员进入村庄。在村民的保护下,育儿所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胶东育儿所面临的困难依旧没有减少:

1946年2月,育儿所遵照胶东行署的批示,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正规教育,第一次把60多个断奶的孩子集中到莱阳过集体生活,其他100多个喂奶的和小一点的孩子仍然分散在农村抚养。

1946年末,为了反击国民党军队对胶东的重点进攻,胶东行署机关从莱阳转移到马石山一带,育儿所在莱阳的工作人员及孩子全部搬回田家村,随即疏散到周围村庄,每个工作人员带几个孩子,插到以前的乳母或可靠的人家。待我军民粉碎敌人的进攻后,育儿所的孩子又集中到田家村。

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育儿所从山区搬离到离乳山县城较近、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带——腾甲庄村。

颠沛流离中,育儿所的保育质量没有丝毫下降。

教育上,孩子们在育儿所读书识字,凭借用图认字的教育方式及孩子们自动学习墙壁标语,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平均每个孩子能认66个字。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能听到抗战故事,学习音乐舞蹈等课程。

健康上,1945年和1946年的春天,胶东地方普遍流行急性肺炎、急性脑膜炎、疹子、猩红热等疫病。育儿所在医药、食品极度缺乏下,战胜了这一灾难,孩子们都安然无恙。所长、干部和全体保姆一起研究预防办法,整夜不停地看护着孩子,严格卫生,不让孩子们在一个脸盆洗脸(每人一个泥盆),严防孩子们喝冷水,如发现一个孩子生病,立刻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

1946年春,胶东育儿所大班小朋友在村外活动。

生活上,政府每月拨给育儿所20元,饮食上,医生专门定制每餐计划,保证孩子的营养。

1948年春,育儿所的规模已经扩大到300多名孩子,七八十个工作人员。

乳娘精神永不落幕

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根据上级指示,除少数工作人员调离外,其余全部同孩子一起移交给乳山县,改名为乳山县育儿所,受乳山县人民政府领导。

1955年8月,乳山县育儿所撤销,育儿所绝大多数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9名找不到父母的孩子,由乳山县机关工作人员领养。

1942年至1952年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面临敌人的残酷“扫荡”和多次迁徙,她们怀抱着孩子,越荆棘、攀险崖,躲避着敌人的搜捕、追杀,在那个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的年代,胶东育儿所的革命后代无一伤亡,堪称奇迹。

1951年胶东育儿所全体合影。图|新华社

后来,一些乳儿为了回报恩情,在亲生父母的支持下,毅然选择留在乳山,回报乳娘、感恩故乡,一直坚守到老。

还有一些乳儿长大离开乳娘,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们的心始终与乳娘连在一起,再忙也要回家看看,再远也要到乳娘身边尽尽孝心,这种割舍不断的特殊亲情伴随他们一生。

2019年6月24日,乳儿司晓星在聊城家中一边看着歌词,一边哼唱起胶东育儿所时期的歌谣。图|新华社

司晓星在育儿所生活11年后回到父母身边,但乳山和胶东育儿所却是她一辈子的心结。她的身边总放着一个收拾好的箱子,里面装着当年育儿所的老照片、老资料,她时刻准备着出发去寻找自己的根。

“我曾无数次梦回乳山,这些年,无论住在哪里,乳山都是心中永远的家。”

2000年以来,近60岁的司晓星多次沿着父辈革命战斗的足迹,一路寻访,期望找到当年育儿所的乳娘和伙伴们,但因为线索少、年代久远最终无果而返。

2007年,当得知自己就是乳娘姜明真舍弃亲生骨肉养育的福星后,司晓星深感愧疚地说,“我欠娘一条命啊!娘用自己的骨肉救了我,我却没有尽一点孝……”

因悲伤过度,司晓星忧郁成疾。2009年,一度病危的她郑重地给女儿写下了一份遗嘱:“没能见到乳娘,无法尽孝报答养育之恩,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在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乳山,让我守在乳娘的身边!”

由于战乱和保密需要,多年来山东乳娘的故事一直淹没在乡间,鲜有人知。近年来,当人们试图了解这段苦难历史的时候,乳娘健在者已寥寥无几,育儿所旧址也失修破败。

抢救性保护时不我待。

2016年5月,党史部门昼夜梳理现存档案,派出6批干部赴国家、省党史、档案馆及周边市县查档,联系相关军区,全国公告征集线索。同时,派出12个采访组,查证150多个乳娘事迹,采访60多位老将军、老干部和育儿所亲历者,最大限度征集育儿所史料。

胶东育儿所旧址修复时,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170间房屋征迁工作,收集各类实物1650多件,一些村民自发将老房子里的杂物腾出,将家中珍藏的煤油灯、八仙桌、自行车、大柜子等老物件捐赠出来,还有一些村民主动出义务工支援修缮工作。

乳娘为何舍命保乳儿?在世的乳娘们的一句话或许是答案——“俺不识字,但能分得清好和坏、善和恶,谁对人民好,俺们就拥护谁”。

1942年,马石山。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包围“扫荡”中,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10名年轻战士,在执行完任务回程的途中路过马石山,他们看到老百姓身陷绝境,于是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放弃归队,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他们四闯日寇包围圈、轮回拼杀,先后救出了上千名群众,自己却长眠在了马石山上。

读懂了“马石山十勇士”,也就更加读懂了乳娘那颗颗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人民军队对百姓以命相救,“红色乳娘”对乳儿以命相助。(瞭望智库观察员 崔赫翾 实习生 万星月/文)

参考文献:

1.小远落,你在哪里?丨光明网,2019年3月27日;

2.红色乳娘 一滴乳汁一百年丨威海学习平台,2021年6月6日;

3.国家的孩子: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丨国家人文历史,2021年3月11日;

4.60多年后,12名胶东育儿所“乳儿”一起“回家”丨农村大众报,2020—7—7;

5.巾帼英姿丨胶东育儿所丨胶东党性教育基地,2021年1月9日;

6.胶东半岛上的中国红色乳娘群体——红色乳山根据地系列史料之一丨中共乳山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7.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丨徐爱清,文史春秋,2016年第6期;

8.胶东八路军育儿所乳母寻访记丨周怡、胡春晓,百年潮,2009年第8期;

9.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丨刘国贤、李春光,史海钩沉,2010年第2期;

10.乳山:大山深处的革命火种丨田可可,旅游世界,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