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青春碧血迎朝晖——旅大地区抗日英烈张世兰

2021-07-30 编辑: 宋倩

     

      大连市西郊王家沟西山脚下的柏树林中有一座烈士纪念碑,这座墓碑所纪念的是胶东海外各界抗日同盟会大连分会负责人、党总支部书记、八路军胶东军区大连分社支队部支队长张世兰烈士。

      

张世兰

      投身革命 保家卫国

      张世兰原名李元绍,化名李绍华,1920年10月生于山东省荣成县(现荣成市)小精村。家中虽不富裕,但仍供他念了7年书。张世兰是家中的老大,其弟李元伦烈士是在淮海战役牺牲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

      1938年3月间,日寇相继占领了烟台、威海等地。此前,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下,荣成接连爆发埠柳乡校、古迹顶武装起义,激发了荣成人民的抗日热情。张世兰从中接受了革命教育。1939年6月,根据新成立的荣成县委的指示,张世兰参加了在第四区即俚岛区成立的全县第一个游击小组,他工作积极,机智勇敢,参加了锄奸、起枪等多项活动,深受群众信赖,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1月18日,曹漫之、李耀文、阎世印、林乎加等发动埠柳乡校起义旧址。

      1940年2月,日军占领荣成,游击小组随后整编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九军第一大队第二区队三连。为了工作需要,组织上决定让张世兰留在本地工作。期间,张世兰与打入日军内部的伪副乡长、中共地下党员李振东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在俚岛做统战工作,联合各界人士共同抗日。

      1940年6月,张世兰参加荣成县委党训班的培训,后被选送到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学习,期间重点学习了开展党的建设、民运工作等方面的理论,结业后被分配到东海地区做地下工作,他带领几名同志深入文登、牟平、威海一带敌占区,发动群众,锄奸惩霸,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

      远赴大连 开展工作

      1943年春,胶东区委统战部决定将张世兰派往大连,到新组建的“胶东海外各界抗日同盟总会大连分会”(简称“大连抗盟”)做党的工作。在胶东区委统战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后,回到家乡待机前往大连。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将名字改为张世兰。

      到大连后,张世兰并没有立即同“大连抗盟”分会联系。他以西田电气行二掌柜张富云“小舅子”的身份,住在西田电气行里,同伙计们吃住在一起。早晨帮助干点零星活,然后就出去走街串巷打帮工,以此熟悉敌伪重要机关和街道情况,掌握有关社会动态及老百姓的反映,直到认为自己没有被人注意,对大连情况也有所了解的时候,才到隆兴茶庄找宋天鹏联系,又同张寿山、姚华芝见了面。自此,大连抗日同盟分会在张世兰的领导下,开始了建立党组织的准备工作。

      张世兰一上任就致力于“大连抗盟”党的建设工作。尽快成立“大连抗盟”党小组,使“大连抗盟”真正在党直接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面对生存、发展、斗争极其残酷的日占区地下党工作,一年多的时间,“大连抗盟”拥有了党员16名,这些同志在秘密的抗日工作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张世兰在王家沟净水厂建立武装时的办公地(净水厂院内)

      张世兰在大连工作期间,始终高度重视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他常说:“地下工作的安全问题,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没有了组织和人,还做什么地下工作。”他要求每个人做到:平时不乱写乱划,尽量少通信;接头时,必须按规定的暗号进行联系;组织的事情,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同志之间只能进行单线联系等等。他不但要求同志们这样做,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大连的住址两年内换了七八处,也只告诉宋天鹏一人。张世兰常说:做地下工作的人,头脑中要多有几根弦。在顺利时,要想到困难;在安全时,要想到危险。他到大连后从未给家里写过一次信。直到抗战胜利后,他的亲属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才通过组织关系查明了他的详情。

      张世兰善于用帮会组织掩护开展工作。期间,会员梁仁向分会提出,他有个徒弟周士海是周水子日本陆军仓库的翻译,现在无房住,要借住一间木板房。宋天鹏等找其商量,张世兰认为以合法的形式掩护党组织的行动,敌为我用,这是最安全不过的了,完全可以借一间给他们住。房子借给周士海后,每当敌人前来查户口时,周便主动说,他们是自己人,没问题。这样一次次避开敌人搜查,保护了组织。

      张世兰在工作中注重利用政治思想工作开展地下工作,调动会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年来,他长期以工人身份作掩护,吃住在工厂里,和工人兄弟感情融洽,打成一片。他经常给工人们讲形势,宣传抗日,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分析穷人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不能上学,有病无钱医治的根源,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在教育的基础上,先后在工人中发展了1000余名抗盟会员。他鼓动和指导工人们以怠工、破坏机器等形式跟日伪和资本家进行长期斗争。工人们的多次斗争取得了一定胜利,这些会员和部分工人后来成为组建部队的骨干。

      铁血丹心 英雄之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张世兰立即召开党小组会议进行研究并做出了“三步走”的决定。一是成立党总支部,争取接管日军投降后的大连;二是尽快与苏军取得联系;三是组织地方武装,配合苏军维持社会治安。

      8月22日,苏联红军开进旅大地区。26日,张世兰在大连西岗召开“大连抗盟”党总支部成立大会,会上对组建武装和联系苏军等工作做了详尽地研究和部署。

      9月8日,党总支决定召开“大连抗盟”代表会。会议由张世兰、张寿山主持。组建队伍的方案取得代表的一致赞同。代表回去后,发动盟员和他们各自掌握的对象,立即报名参军。在马兰屯石门沟成立了由600余名会员、工人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省胶东军区大连分社支队部”,张世兰任支队长,对600多人进行编队,分发了武器、弹药,传达了干部的配备和分工。从此,解放后的旅大第一支人民武装诞生了!

      支队成立后,张世兰很重视队伍的政治工作,教育战士发扬八路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增强革命纪律观念。同时,组织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日夜巡逻,站岗放哨,带领部队打击反动气焰,稳定了社会秩序,部队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抓武装的同时,抓紧同苏联红军进行联系。9月16日,通过介绍,张世兰到金县同苏联司令官经过两天的交谈,取得了信任。鉴于金县治安队被坏人操纵的情况,苏方同意用张世兰领导的武装来改造金县的治安队。

      

张世兰烈士纪念碑

      以张本政为首的一伙汉奸,以国民党的名义,一时骗取了苏军的信任,把持着金县临时政权,操纵着反动的地方武装,为非作歹,肆意横行。他们对新组建起来的人民队伍,视为眼中钉,妄图除掉。张本政的同伙、沙河口苏军警备司令部的便衣向这里的苏军作了歪曲真相的报告,说王家沟那里有胡子(土匪)300多人,到处抢东西。

      苏军中校警备司令不明真相,信以为真。9月24日中午,汉奸张本政带领反动武装和部分苏军包围了张世兰的支队部。在经历争辩斗争之后,面对失控的局面,张世兰惨遭杀害。

      1945年10月中旬,经过党组织的斡旋,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党组织协助苏军解散了汉奸张本政300余人的反动武装。1951年6月,大汉奸张本政被旅大市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杀害张世兰的几个爪牙一并被枪决。

      为了表彰和纪念张世兰,大连市政府授予张世兰革命烈士称号,胶东海外各界抗日同盟会辽东总会在张世兰的墓前竖起一座石碑,以铭记他一生的功绩。(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