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初村镇恒北社区的幸福密码:“五色志愿花”结出“和谐幸福果”

2021-07-3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走进高新区初村镇恒北社区,马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在这个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社区内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幸福密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近年来,高新区初村镇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实现一步城市化,恒北社区、恒山社区、马山社区、千山社区等多村共住社区已经或即将建成。受文化背景、邻里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社区不能完全照搬城市散居社区的治理模式。

  以恒北社区为例,其于西石岭村、岛子前村、北店子村棚改后建立,入住初期,曾一度出现“有资源就占、有便宜就沾、有事情就躲、以村划界、无人管理”等问题。搬迁初期,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初村镇深入走访调研,在多村共住社区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一条事务共担、资源共享、文明共创、和谐共维、家园共治的“五共”治理新模式。

  创新志愿服务 强化共建共享
  社区刚成立的时候,很多居民仍沿袭住村时的生活习惯,占用楼道、车辆乱放、绿化带种菜、养殖家禽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邻里间矛盾频发,居民生活环境堪忧。为帮助群众转变思想,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恒北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组建了“五色”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居民代表为各服务队队长,带领社区群众加入其中,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五色志愿服务队,恒北社区实现了志愿服务团队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化解不文明现象的同时,密切了邻里间关系,使新社区变成了更有归属感的家园。

  创新阵地建设 丰富文化生活

  恒北社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硬件配置,打造各类多功能厅。目前社区内已建成“恒山书屋”“琴棋书画室”“巧手坊”等活动场所,为社区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免费设施。同时,社区还开展“3+N”爱心志愿行动,即针对老人、妇女、儿童三个重点群体,发挥辖区内志愿者及社会公益团队,常态化开展书画作品交流、舞蹈、义诊、读书分享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社区还根据百姓需求并结合市场前景,以切实提升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致富能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围绕创业富民主题,组织开展花饽饽制作、母婴护理等各类技能培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创新信用机制 彰显文明乡风

  恒北社区充分发挥信用体系作用,以“志愿服务+信用积分”的工作模式,鼓励居民通过贫困帮扶、村容治理、乡村建设等多种形式获取积分,并根据积分给与村民相对应的物质奖励,以此加大志愿服务正向激励,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同时,由于社区内外地人员及租户较多,与原始村民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导致矛盾问题频发。村民占用公共设施、排斥外来人员,租户则抱有“临时居所、无需费心”的思想,不爱惜公物、不参与村级事务。为打破“本土民”与“外来人”之间的屏障,恒北社区扩大信用辐射范围,将外来人口与临时租户全部纳入信用体系,激励居民共同参与村级志愿服务活动,且社区内所有住户均可参与年底信用评星奖励。信用体系的加持,在加强居民间沟通交流的同时,化矛盾于无形,促进文明风尚形成。
  村村和谐、邻里和睦、生活有序、健康向上,这是恒北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在“五共”治理模式下,恒北社区结出和谐幸福果。(来源:初村家+)

  值班总编:孙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