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被申请人即时履行1万5千元的赔偿款。”近日,在经开区智慧谷“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矛调中心人和调解室,前后历经近4个小时,律师调解员胡洋又圆满调解了一场劳动纠纷。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经开区不仅将整顿成效落在干部素质提升上,更落到群众、企业切身感受上,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为民服务融入日常工作中,着力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经开区智慧谷园区入驻企业近400余家,其中电商等新业态类小微企业占了一大半,不少企业反映公司章程设计、合同审查、股权分配等“摸不着门路”,鱼目混杂的法律服务“不解渴”“不管饱”,以及诉讼、咨询需要“来回跑”等问题。
为此,经开区将“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矛调中心设在智慧谷园区内,集约化打造成实体、热线、网络三位一体的法务综合服务区,服务于园区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便民化营商环境建设。
“我们统筹整合公证员、律师、人民调解员、检察官、法官、仲裁员等,为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承接法院、仲裁、信访、区网格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委托转办的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智慧谷“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矛调中心负责人张华介绍说。
7月初试运行以来,中心已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和调解服务等258人次,为园区56家企业提供了公证服务,对17家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在经开区900名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中开展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法律服务,受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申请案件21件。
眼下,类似这样的便利,已在经开区更大范围推广。经开区公安分局结合“走访企业服务发展”活动,组织各部门民警30人,成立了7个走访服务企业团队,分别对接15家企业定点走访座谈。“我们单位有18名外国人,每个月来短期出差的也有十几个人。”威海世高光电子有限公司代理孙孝敬说,民警上门服务极大方便了企业解决出入境业务方面的急难问题。
此外,经开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推行“一次办好”服务,实施“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进一步畅通网上诉讼服务,网上立案率达到100%,3日内审核率100%。经开区检察院在威海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及5个镇街设立8个检察官工作室,为群众答疑普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通讯员 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