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安全出口和排烟管道设计如何满足要求?”“防火墙内构造柱如何符合审查规范?”日前,华钟制药有限公司收到一封来自部门的“邀请函”:临港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主动拉长服务“天线”,提前解决项目建设难点问题。
华钟制药的经历背后,是近年来全市干部作风显著改善的鲜明缩影。去年11月以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扎实抓好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到全市改革发展攻坚突破各项具体任务中,常态化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到12345政务服务中心,清脆的电话铃声传递出群众的需求,也成为群众监督干部作风新渠道。
转观念,改作风,用足用好问题反馈渠道,动态化掌握群众诉求,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立直联渠道,对干部消极应付、问题久拖不决等作风问题开展调查,并通过媒体曝光、情况通报、跟踪督导等方式进行核实。“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从群众的诉求中梳理涉干部作风类问题不满意工单4200余件次,及时纠正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风有了问题,怎样及时化解?坚持以“小切口”解决作风“大问题”,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抓住能马上解决的“小问题”,从开展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整治、政务APP过多过泛清理规范等入手,从易到难。同时,督促指导市直部门建立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对标先进抓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3个台账,从机制上推动群众诉求常态化解决。
作风改得好不好,群众满意度高不高?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先后组织开展9次督导调研,对区市、开发区的44个部门、30个镇街、105个村(社区)和36家企业进行探访,察实情、出实招、促整改,以“以下看上”的督导办法,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为常态化推进作风向好改善,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双管齐下”,以先进典型鼓舞干部士气,以负面典型对干部进行警示鞭策,王文水、蒋虹君、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一个个从基层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做法,正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走入干部内心,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文 资料图)